22-25日
冷空气补充影响
云量增多
21-24日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累计降温幅度3~6℃
什么
你问我啥叫波动式下降?
就是这样“~”
气温起起伏伏
主要是因为冷暖空气你来我往
频繁交汇
一句话概括:
云量增多+气温下降+弱降水
在眼下的季节里
天气的“变脸”速度
比翻书还快
最新天气具体预报
21日,阴天,北部有分散小雨,气温10~20℃;
22日,阴天到多云,气温9~23℃;
23日,阴天到多云,气温7~19℃。
展望 24日,多云间晴;25日
,多云;26-28日,小雨局部中雨。
大家出门前记得看一下天气预报
上班上学的朋友
包里常备雨伞和外套准没错
老人儿童、心脑血管患者等体弱人群
需及时添衣 谨防感冒
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
司机朋友需谨慎驾驶
保持车距 避免急刹
注意“降速、控距、亮尾”
近期降水整体偏少
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级高
需注意森林防火和生产生活用火用电安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涨知识
气象科普:春捂
春捂应该怎么“捂”
春捂
春日养生
“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春捂,护的是初生的阳气。中医认为,春主生发,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内蕴藏了一冬天的阳气,在春天开始向外生长,但此时的阳气就像一颗刚刚发芽的小幼苗,如果没有保护好冻伤了阳气,就会给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春天阴退阳长,阳气生发,寒气未退,此时要保护阳气,如果被冻到,会伤阳气。
01
脖子(太椎穴)—守住全身阳气
02
腰部(肾俞穴)—补充原动力
03
肚脐(神阙穴)—培元固本,回阳和胃
04
脚踝(三阴交穴)—滋阴补肝脾肾
05
脚底(涌泉穴)—寒从脚起,温暖全身
春捂“小妙招”!
慢脱衣物
慢脱衣物,不要减衣过早,见热就脱。慢摘帽子,缓取围巾。晚脱厚袜、手套和围巾。
下厚上薄
下身的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更容易受风寒侵袭。下半身穿厚一点,上衣可薄一些,保护下肢膝关节和足部温暖。
捂背腹脚
做好头部颈部的保暖(帽子、围巾)
做好背腹部的保暖(毛衣、外套)
做好膝足部的保暖(袜子、护膝)
不捂出汗
春捂以身体温暖,不捂出汗为好,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特别是婴幼儿,谨防“过暖综合征”。
春捂注意事项!适宜人群!
1
关注天气
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预备春捂,日均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关注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昼夜温差
2
当昼夜温差大于8℃还是捂捂吧,温差小于8℃就不要捂啦。
3
持续时间
气温回升适当减少衣物,但不要减得太快。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者高龄老人适当延长春捂。
适宜人群
4
适合体弱老年人、久病之人;女性、儿童;注重保养的人。
来源:河源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