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没有想到,现在,“日系小车王”铃木在印度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2月20日,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下调了印度市场的销售目标,缩减了电动汽车推出计划。
尽管铃木计划到2030财年将全球销量提高三分之一至420万辆,其中约60%的销量预计集中在印度市场。然而,恰恰是在这个被视为“最重要市场”的印度,铃木却不得不做出收缩调整。
铃木宣布,将2031年3月前的印度销量目标从2023年10月设定的300万辆下调至250万辆,并将原计划推出的6款电动汽车缩减至4款。
“印度是铃木最重要的市场,我们在这里投入了最大的努力。”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Toshihiro Suzuki)在东京的战略简报会上表示。
自20世纪80年代初,铃木通过控股子公司马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进入印度市场,长期以来占据重要地位,印度市场贡献了其全球销量的较大份额。
近年来,铃木在印度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形势不容乐观。
市场份额方面,马鲁蒂铃木在印度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3月约51%的峰值,降至目前的41%。
这家公司原本设定的到2026年3月占据印度乘用车市场50%份额的目标,如今预计要推迟到2031年3月才能实现。
印度乘用车市场近年来正经历结构性洗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导致小型汽车销量急剧下降,而中型SUV的受欢迎程度上升。
然而,铃木在推出中型SUV方面行动迟缓,而小型汽车是铃木的主打产品。路透社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SUV销量占比首超40%,但铃木在该细分市场仅占12%份额,落后于现代、塔塔等竞争对手。
为应对危机,铃木汽车计划加强其在印度的SUV阵容,并声称“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在印度的年产能从大约200万辆扩大到400万辆。马鲁蒂铃木此前计划到2031年3月将其印度本土年产能提升至400万辆。
此外,铃木还计划到2030财年投资2万亿日元,并将其中60%的投资用于印度市场,旨在提升该公司在印度的产能。
铃木的困境更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的电动化战略收缩。
原计划,它将在2025至2030年间推出的六款电动车,现砍掉两款入门级车型,聚焦中端市场。这直接导致其印度电动车销售目标从占总量20%降至15%。
2018年,铃木与丰田达成技术联盟时,双方约定由丰田主导电动车平台开发。但该平台推出的首款车型bZ3X因续航虚标问题,2024年在欧洲遭遇大规模召回,直接拖累铃木的电动化进程。
更关键的是产品定位失误。被砍掉的两款电动车均为售价低于200万卢比的微型车,这类车型在印度实际充电场景中暴露致命缺陷:续航200公里以下无法满足跨城出行需求、缺乏快充支持的电池系统、低端定位与印度中产消费升级趋势背道而驰……
值得注意的是,铃木汽车此番电动化战略,不仅包括电动汽车的生产,还涵盖了混合动力车、压缩天然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和氢能驱动车辆等多种技术路径。
铃木为2030财年设定了8万亿日元的营收目标,较当前增长49%,并且希望到2030年将整体营业利润率从当前的9.2%提升至10%以上。
标普全球(S&P Global)驻印度分析师高拉夫·万加尔(Gaurav Vangaal)表示,铃木汽车的上述计划反映了它为应对竞争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以及全球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