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日前不约而同宣布为外卖骑手买社保,但背后的影响可能比大家想象得更复杂。
社保这事儿,对骑手看似是好事,但别高兴太早,利弊都得看清。
总体来说,社保对骑手算是雪中送炭,但能不能真正落地、会不会引发行业地震,还得看后续怎么操作。
成本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有社保的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有些骑手未必认同,别搞肉食者鄙那一套。
外卖行业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流动性很大,没人会想到干到退休,外卖平台也不会接受60岁以上的人接单。
本来月入5000元,交完社保还剩4000元,剩下收益需要63岁退休后才能陆续享用,关键谁能送外卖送到63岁?
年轻时交的三五年社保,失业后找不到正经的工作,这种情况下社保等于单纯的被加税。
不少人担心平台给骑手交社保本是个好事,最后会变成坏事。目前如果退休前没有累计缴满20年,退休后只能退个人缴纳部分,占70%的公司缴纳部分则是不退。
按照当前的63岁最低退休年龄,那43岁以上的外卖员几乎无法累计缴满20年了,这些人现在交社保,大概率要被白嫖70%公司缴纳部分,这70%的公司缴纳部分也是他们的血汗钱。
即便是43岁以下的外卖员,谁敢保证自己能稳定送20年外卖,连续缴纳20年社保?
大家都知道外卖员能缴够20年是个极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外卖员的归宿就是转行,或者回村务农,摆摊打零工。
不少骑手反对社保理由大都认为减少了自己的收入,社保虽然自己只出一小部分,公司出大部分,但每月收入扣掉几百块钱交社保,这可能是骑手一个月的伙食费或房租。
有些人也许从来就没有买过社保,感觉自己也干不了20年,或者说不能找到连续20年交社保的工作,恐怕难以连续交20年,最后鸡飞蛋打。
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算给外卖员交社保最后交社保的钱还是从外卖员身上扣出来,变相减少了自己的收入,可每月生活费不会减少,给家里寄的钱不能少。
眼下骑手大都是年轻人,觉得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未来谁也说不好,管不了退休后的事情了。
再加上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家庭,外卖工作不稳定,指不定哪天不干了,社保交不够年限,之前交的也没多大用。
此外,农村人有新农合,一年几百块,家里还有地,将来不干了回老家也不至于过得太差。
外卖平台主动给社保权益,骑手却不太领情,归根结底就是员工对未来缺乏安全感、信任感造成,尤其是社保这种预期收益。
众所周知,外卖行业不稳定,且危险系数较高,风里来雨里去,稍微服务不好就要被遭投诉,一旦被投诉,那这一单基本上白送,而且还要扣钱,外卖员承受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再交五险一金,相当于把他们捆绑在外卖这个行业。
有的人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很累,不想干了,五险一金又有约束,这个时候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自由受限。
外卖员很多是兼职,赚这一部分钱来补贴生活家用,用补贴家用的钱来交五险一金,那实际到手的就会少很多,而补贴家用实实在在眼前的,虽然公司的这份福利是比较好,但是每个人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
事实上,外卖平台不约而同主动示好,外界都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积极但谨慎的态度,因为不知道是否存在文字游戏,或外宣的动机,比如:
各大外卖平台对全职骑手是怎么定义的?
劳动合同的甲方单位是什么,是不是外包公司?
兼职骑手是怎么定义的?
劳动合同长啥样?
试想,如果美团给700万+骑手都交社保,那美团有望成为中国最大雇主之一,想想都刺激。
即使外卖平台一分钱不赚,如果想保持现有订单量,要么平台利润率大降,要么配送费可能得10元钱起步,要么提高对商家抽佣比例。
有人调侃此举有可能让外卖成本上涨,进而导致大家少点外卖,回归线下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增长。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选择权依然在我们手里,美团外卖便宜,选美团,饿了么外卖便宜,选饿了么,京东外卖便宜,选京东。
如果接受不了外卖价格上涨,可以选择做饭,或者多走两步,选择堂食或自提。
如果想享受外卖送货上门便利,理应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否则按目前这种模式,整个外卖行业仍然会处于商家自称不赚钱,平台自称不盈利,食客自称不放心,骑手自称“不是人”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