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4亿人口计算,去年国人人均购彩442.8元;如果以3亿彩民计算,去年人均开支2000多元。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人人渴望成功的时代,尽管这体现在了彩票上。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4年我国彩票销售总额达6234.86亿元,较去年增长了7.6%,这个数字也创下自1984年彩票发行以来的历史新高。

其中,体彩收入占比高达66%,共销售4155.30亿元人民币,年增7.9%,而福利彩票则销售2079.56亿元人民币,年增7%。

在所有的彩票类型当中,最火爆的仍然是即开型彩票,即刮刮乐产品。

但该产品去年下滑了-2.5%,下滑不是因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而是产品供不应求。因发行经费预算有限导致印刷量不足。

去年4至11月,国内多地10元至20元票面价值的刮刮乐出现长时间缺货,12月补货后,消费者购买热情还未恢复,单月销量也未能够达到上年同期水平。

彩票,原只是一种娱乐性公益性的产品,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债务时代之下,越来越多的国人正在追求这种所谓即开型的彩票。

赌博心态,赌的是财运,博的是当下。



如果以地区来看,去年除了湖北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彩票销量均出现了上升,其中浙江、湖南、广东和安徽的彩票销量最高,也一定程度上表面了这些省份的人们更爱热衷“搏一搏”。

和线下彩票火热的不同,线上人们对彩票销量刷新历史新高的评论并不多,许多人都认为彩票中奖是极少数的概率,但在线下,一年卖六千多亿的销售额,已经说明了一切。

去年,我国的电影市场总票房才仅仅只有四百多亿,而彩票却卖了六千多亿,两者相差十倍之多,足以说明国人对一夜暴富的执念有多么深刻。

尽管这种概率比意外死亡还要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消费降级之下,人们的每一笔支出都会更理性;但彩票却唯独是个例外,去年的彩票销售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的彩票销售额也创下当年度的历史新高。

说到底,人们买彩票行为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幸存”心态,说不定就中了的心态,一张刮刮乐的成本也并不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人们对彩票的热捧。

经济学中有一个“前景理论”概念,也非常适用于今天人们买彩票的心态。

当人们对未来收入、工作缺乏信心的时候,就更容易倾向冒险与赌博,也更可能尝试一切依靠运气的事情,而彩票业的火热,恰恰也说明了这一点。

过去曾有学者保守估计我国的彩民人数有3亿,但如果算上这几年就业、烂尾债务等问题的人群的话,那么我国彩民的基数可能还会扩大。

因为彩票已经是这群人最后“翻身的寄托”。

房贷和负债的群体,可能更会倾向于通过买彩票来把以前的负债给还清。



热衷于买彩票的人越多,理论上类似于大乐透这类彩票的基金池也就越高,但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容易令人联想到彩票行业的不透明度。

2023年底,当时福彩快乐8累计的2.57亿奖金池,却被一位彩民以近5万注同一组号码的一等奖给揽走2.2亿元,这一概率事件也非常小,5万注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出来的事情。

尽管这其中可能仍然是偶发因素,但彩票本身的不透明,也的确是事实。

20年前,2004年陕西西安就曾爆发震惊全国的“刘亮福彩宝马案”。事件就源于彩票销售环节的一系列舞弊和管理漏洞,包括造假人员记错编码、反而将含有宝马特等奖的信封袋留在现场供抽奖等,最终导致刘亮意外抽中一辆宝马车。

此事曝光后,也在当时引发了对彩票行业的广泛质疑,最终两名涉案销售人员分别被判处17至19年有期徒刑,而当地彩票发行中心主任也被判处13年徒刑。

这件事让当年的彩票销售额一落千丈,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彩票也在不断完善机制,国人购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如果以单一市场来看,国内的体彩销售于2023年仍高居世界第一大,而福彩销售则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体彩市场最近几年增长火热,除了归功于体彩迷人口大增之外,也因竞猜型的体彩更刺激。

彩票,说到底还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图个乐,享受开彩票的那一瞬间,在小确幸里找生活的意义。

如果一旦上瘾,想要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的话,那么我们也就离买彩票的初衷很远很远了。

en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