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辛勤耕耘的农民们终于迎来好消息!
继2024年居民养老金上调后,财政部再次关注民生问题,在多方考量下,决定于2025年继续提升居民养老金。
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农民朋友们了,因为大多数农民都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数额对他们至关重要。
这次官方明确表态,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调整工作。有些地方涨幅较小,而有的地方则能上涨40元,看看你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情况?
2025年再次上调
大家都知道农民的辛苦和不易,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那些领取退休金的人,谁不羡慕呢?
农民在田间劳作已经非常辛苦,等到年纪大了做不动农活时,难道只能依赖子孙吗?
国家推出的居民养老保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没有养老金的问题。
不过,正式退休的职工,无论是企业退休还是事业单位退休,他们的养老金随便一个都是好几千,甚至上万。
相比之下,农民与职工的养老金差距确实很大!
虽然农民可以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但金额仍然偏低。大家希望国家能倾听民意,适当提高养老金。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一直在为民众谋福祉。
2024年,我国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上涨了20元,虽然金额不多,但趋势是好的。
而且20元只是最低标准,有些地方会更高一些。
在2024年的基础上,居民呼声高涨,最终财政部定调,今年将继续上调标准。如果按照去年的水平来看,预计还是会上涨20元。
目前官方只定了上涨基调,具体调整由各地自行安排,也就是说每个地方涨多少、什么时候涨都不一样。
我们可以来看看已经落实上涨的城市,对比一下你的所在地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政府网2025-01-10《财政部:2025年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
江苏多个城市已经落实了调整,常州的基础养老金上涨25元,昆山上涨10元,苏州上涨20元。看来同一省份内也有较大差异。
陕西潼关县、黑龙江部分地区等,上涨幅度也是10元,这些地方涨幅相对较小。
甘肃肃南县的表现则亮眼得多,基础养老金上涨了40元,这是目前看到的最大涨幅。
为什么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呢?这是因为各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和财政状况不同,国家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
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居民收入高,生活支出也高,所以一般情况下上涨幅度也大。2024年上海的基础养老金就上涨了90元。
其实你应该看出来了,上涨幅度有差别,那么基础养老金的总额肯定也有差别。一线城市如上海目前是1490元,而云南等地只有143元,差距明显。
这意味着云南居民跟上海居民相比“亏”了吗?如果你只看金额数字,那确实是亏了,但在实际生活中,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把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全部存起来,多年以后确实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居民养老金够用吗?
2025年的城乡居民养老金仍在上调中,各地陆续跟进,实际落实可能会持续到年底。
这与职工养老保险调整时间不同,更加灵活包容。
但无论如何,居民多领一点总比不变强,上涨的养老金也会影响其他待遇。
金融界2025-02-21《蓝佛安: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在河南、辽宁、安徽等省市,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不仅影响养老金本身,还影响丧葬费额度。如果养老金基数高,丧葬费也会相应增加。
尽管国家每年都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但总体来说,居民领到的基础养老金还是偏低,特别是对农民而言。
2023年最低标准只有98元,这不到100块的钱是一个老年农民一个月的生活费。这两年虽有上调,但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这笔几百块钱的养老金,在农村勉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但很难覆盖其他支出。老年人容易生病,一旦有点小病,吃饭的钱就不够了。
更不用说重病带来的巨额开支,这几百块钱根本不够用。
农村老人还有许多社交和家庭开销,比如亲戚结婚、去世、生娃等都需要随礼,自家孩子的压岁钱也是一笔费用。
当生活必需、疾病所需、人情往来加在一起,这些养老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所有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包括农民,都希望国家能提高养老金标准,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
专家也在建议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国家也在积极应对和调整,并逐步提高。
国家在养老方面的财政压力也不小,除了督促各方人员提出缓解之法外,我们也应该给国家一定的时间。
结语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大约是234元,哪些地区提高了标准,哪些地区还未达标,只能由各地居民来评判。
尚未落实上涨调整的省份和城市,不要着急,今年的大基调已经确定,具体的上调时间和额度只需等待。
大家可以时刻关注当地政策通知,也可以参考以往的调整时间来判断。
你那里的基础养老金额度是多少?你觉得这些金额够用吗?你希望所在地上调多少额度呢?
参考资料:【1】中国政府网2025-01-10《财政部:2025年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
【2】金融界2025-02-21《蓝佛安: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