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发动了一场智能汽车“去魅革命”,用可量化的技术指标瓦解传统品牌的神秘主义,用科技手术刀解剖“品牌宗教”的陈腐躯体。
顶级豪车消费诉求是“稀缺性”,或者叫“社交溢价”。
最新款奔驰迈巴赫(参数丨图片)S480定价150万,刨掉物料、研发、制造和营销各类成本,溢价大致在50万~80万。更不要说售价360万的极夜版S680了,消费溢价应该超过150万。
但2025年,深圳前海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华为数字底盘独创全域融合架构,将引领中国豪华汽车进入“自主智能时代”。换个说法就是,迈巴赫们的说辞不算数了!
尊界S800超级技术亮点是途灵龙行平台,具备主动感知、中央控制、智能推理、自主学习能力,提前感知路况,ADS提前决策。
什么效果呢?冰雪路面绕圈不甩尾,超级机动爆胎不跑偏,通过坑洼路面,如同凌波微步,可以做到白沙不扬、玻璃不碎、踏水无痕,还支持最大16度蟹行避让,3.8米极致转弯半径。
惊艳的天使座全维度防护技术,可以让尊界S800全向防碰撞,前后防夹击,不惧雨、雾、尘,各种恶劣天气。星河通信提供地球上最强大卫星网络,保障尊界S800在任何无人地带,都能通话不中断。鸿蒙环保座舱能感知细菌和病毒,主动消杀,主动防化,负氧离子含量超过西装版纳森林5倍。
有人质疑,尊界S800超过百万的定价,表面看是“科技智能新贵”对传统豪车帝国正面宣战,可细一想,更像是给技术小白们收取“智商税”,反正“不坑穷人”。
迈巴赫S级车主购买的是百年工艺沉淀的“身份勋章”,这背后是传奇故事、机械崇拜和“少数人拥有”的仪式感。尊界S800玩的是“算力即权力”定价逻辑,用“汽车智能体”新质生产力击碎机械贵族们的崇高感。
S800在用“32个传感器+4激光雷达+1ms决策时延”对标迈巴赫的V12发动机,打破传统豪车崇拜,重建“算法信仰+场景化体验+数据驱动迭代服务”的智能豪华新定义。就像余承东说的,“我们要让用户知道,百万豪车不是欧洲人的专利”。
但是,“品牌溢价+机械性能”双螺旋结构,能否轻易让位给“科技跃迁+家国情绪”的新公式?
进入2025年,BBA们的确正面临“双重夹击”——智能科技消解其技术权威,中国品牌冲击价格体系。数据显示,鸿蒙智行终端成交均价39.9万元,超越宝马(32.3万)、奥迪(26.7万),问界M9以50万级定价持续爆棚,争夺BBA用户心智的号角刺穿了抖音号。
老贵族们当然不甘心。奔驰EQ系列搭载英伟达芯片、宝马iX引入游戏引擎渲染界面,试图给机械躯体注入数字灵魂。但底层架构的保守性使其智能体验落后华为ADS 3.0至少两代,沦为“科技Cosplay”。
关键是,品牌溢价“重资产”背后其实是品牌新内涵的“高负债”——传统用户压根儿拒绝那些装腔作势的“智能电动BBA”。
但新兴中国消费者心态不一样。麦肯锡报告显示,61%的中国车主认为智能配置比品牌历史更重要。当问界M9车主炫耀“自动泊车代驾”时,奔驰S级的桃木饰板与手工缝线正在变成老古董。据称,问界M9车主中67%因智能驾驶、65%因智能座舱下单。
某种意义上说,余承东发动了一场智能汽车“去魅革命”,用可量化的技术指标瓦解传统品牌的神秘主义,用科技手术刀解剖“品牌宗教”的陈腐躯体。
迈巴赫M标识和欧洲豪车的超级溢价,本质上是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品牌延伸。但是,中国智能豪车试图用“科技民族主义”对抗“老钱心智”,必须警惕陷入“参数内卷”陷阱,那些让人炫目的百分比数字,到底有多少意义?
时间大概仍是终极尺度。问界M9车主的孩子们未来是否仍选择鸿蒙智行?应该是检验品牌价值的最终标尺。很多时候,智能座舱可以迭代算法,却无法编码人类对皮革温度、机械声浪的原始迷恋。
迈巴赫S级2024年在华销量12449辆,计划5月上市的尊界S800全年销量能否突破5000?要知道即便科技爆炸,通常而言超级溢价都要等待“时间养育的奶牛”。
智能重构豪华的进程不会那么快!未来十年,豪车市场大概呈现“BBA守城、科技品牌奇袭、小众机械豪车复兴”的三足鼎立格局。
因此,尊界S800的价值不在当下销量,而在为中国新晋豪车阵营,撕开了一道技术裂口。余承东的豪言壮语真能颠覆“老钱”们的百年定价逻辑吗?会的。
但这绝不是仅靠堆砌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矩阵,就能实现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