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德国“Flug Revue”网站刊文,就这一阵炒得很热的“中国歼-10CE交付埃及”一事,从旁观者角度做了个简单剖析。相比于国内和阿拉伯媒体的热情,置身事外的“Flug Revue”网站就比较冷静,其给出的几个观点,也比较中肯。
▲现在歼-10CE出口埃及已经被舆论视为板上钉钉
首先介绍一下“Flug Revue”网站,其在欧洲是个挺有影响力的航空杂志,之前对“伊朗采购苏-35SE”的系列报道和预测,基本和后面事情发展吻合,比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阿拉伯媒体确实要靠谱一些。首先,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歼-10CE已经交付埃及”起源——埃及媒体的正文,其实是“埃及空军可能很快就收到成都歼-10C”。几张广为流传的图片证据,要么是在巴基斯坦歼-10CE图片基础上仿制,要么就是来自珠海航展、中航工业的宣传片。换句话说,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歼-10CE交付埃及,“Flug Revue”网站给出的结论是“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极小”。
▲“Flug Revue”网站估计苏-35交付伊朗的时间非常准确
但其并不否认,“开罗似乎很坚定地从中国订购了这款战斗机,这从去年埃及航展上,中国战斗机大放异彩的表演中能看出端倪。”传言中,双方在去年8月19日签订了采购合同,总计48架歼-10CE总价格约为40亿美元(和之前出口巴基斯坦的价格差不多),预计在2026年开始交付。之前我们就提过,国际战斗机贸易的正常交付周期是20到24个月,假如真是去年8月签约,那么2026年是个非常合理的交付时间点。作为参照,当年国内采购苏-35SE是2014年末正式签约,2016年12月交付首批4架,间隔周期是24个月,只不过协议是在2015年末才对外公开,所以给人一种12个月就交付的错觉。
▲苏-35SK的交付周期很标准
之前埃及采购法国“阵风”,甚至俄罗斯米格-29M和苏-35SE,都是在第一时间对外公开,从没有现在遮遮掩掩,连埃及国防部长阿卜杜勒·马吉德·萨克尔接受采访,被正面问到这个问题时,也含糊不给正面回复的情况。“Flug Revue”网站认为背后的症结,是霹雳-15E。“以色列一直凭借美国提供的卓越武器保持优势,而射程150千米的霹雳-15E优于AIM-120,将改变东地中海和中东的力量平衡。”换句话说,埃及在苏-35SE事件中已经吸取了足够教训,所以对至关重要的歼-10CE采购案进行保密,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霹雳-15E确实足以改变地区局势
但文章中也提到,这种保密对美国、以色列并没有太大意义,两者不可能坐视埃及拿到霹雳-15E这种战略武器。在外界看不到的背后,四方甚至更多势力,在围绕这份军贸角逐,“甚至可能引发四者关于改变地区军事平衡的外交谈判。”法国当年“阵风”卖不出去,埃及是第一个真正能落地的订单,但哪怕埃及以取消订单要挟,法国也不敢提供“流星”。后面苏-35SE更是引发美俄多领域对抗,最后埃及不得不在苏-35SE交付前让步,霹雳-15E将遇到的阻碍可想而知。
▲只有买家和卖家共同发力,歼-10CE才有可能交付埃及
总结起来说,“Flug Revue”网站认为埃及大概率真买了歼-10CE,并指望其挂载的霹雳-15E改变空中局势,一切正常的话将在2016年下半年收到货。但鉴于霹雳-15E的战略价值,美国和以色列必然会极力阻拦,只要歼-10CE没有真飞到埃及,这份军购就有因外力破裂的可能。最终究竟以何种结局收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埃及的决心、中国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