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一声巨响,我国的第一枚原子弹试验获得成功。从此我国也成为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当时美国人曾妄言,中国只是拥有了核武器,但是相关的弹道导弹技术,还有核弹小型化技术都不够,所以只是拥有核弹,但不具备将核弹发射出去的能力。



事实上,我国首次核试验的三年后,也就是1967年,中国空军就已经开始着手用飞机投掷核武器的实验了,当时我国第一枚氢弹就是用轰六轰炸机投掷的。而空军的另一个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利用一种突防能力较强的战机投掷战术核武器,对敌方大量集结的部队,例如装甲集群等目标进行打击,其实潜在的打击对象就是苏联陆军的钢铁洪流,因为当时西方面对苏联的大规模装甲集群也是束手无策,唯一的应对手段就是战术核武器,甚至是核地雷。



所以当时合适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强-5强击机,强-5强击机是我国在歼-6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它是我国第一型,也是唯一一型强击机(严格意义上当年引进的伊尔-10也是强击机,但其很早就退役了故不算在内)。强-5强击机的前机身基本为重新设计。从歼-6的机头进气改成了两侧进气。而机翼后掠角度,后机身等等基本与歼-6相同。正是因为其基于歼-6,所以其突防能力较强,很适合挂载战术核武器。



当时距离强-5强击机首飞也仅有两年,该机的飞行测试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开始研制专门挂载核武器的强-5衍生型号了。而强-5的首个改进型就是挂载战术核弹的强-5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罕见的。而且当时歼-5预定挂载的还不是原子弹,而是威力更大的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拥有原子弹到拥有氢弹,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苏联用了4年,而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不仅如此,第一枚氢弹爆炸后不到半年时间,我国就决定将核弹小型化并用强-5挂载,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大胆想法。



当时我国研制的小型战术氢弹名为“狂飙一号”,战斗全重210公斤,当量在10万吨级以下。强-5甲强击机相较于原始型号,放弃了弹仓,“狂飙一号”也改为半埋式挂载。氢弹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强-5甲挂载“狂飙一号”时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投弹方式,进行攻击时垂直爬升,投弹后赶紧赶紧一个筋斗逃脱,时髦点说类似于现在的跨肩投放。



单机突防到敌军装甲集群中间投放氢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首先就是投放氢弹后是否来得及逃脱,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时各国装甲部队都会与防空车辆协同作战,像苏联就拥有ZSU-57-2和ZSU-23-4这样的自行高炮,尤其是ZSU-23-4这样自带火控雷达的自行高炮,对低空飞行的战机拥有很强的杀伤力。



另一个问题就是核弹的杀伤范围了,众所周知,就连高空飞行的战略轰炸机都有来不及逃生的危险,低空突防后投掷核弹,给飞行员留下的反应时间非常少,所以当时利用强-5投掷核弹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战术,也是因为当时技术所限,只能用这种方法对付敌人的大规模装甲集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