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报道,前不久,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果断回击,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会议上采取行动。一场关乎全球贸易格局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特朗普上台后,其贸易政策反复无常。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此前,在他的第一任期内,就已多次挥舞“关税大棒”,2018年3月宣布对进口钢和铝征收关税,还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严重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方这种公然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中方没有选择沉默和退让,而是迅速且有力地做出反击。在2月18日当天,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总理事会2025年度第一次会议,中方主动设置议题,向WTO的160多个成员国通告,联合起来反击美国的关税霸权。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在会议上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美方单边、任意地对包括中方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给全球带来“关税冲击”。美国这种罔顾全球经济稳定的做法,使得各国在进行贸易规划和经济发展布局时,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许多国家的进出口企业,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其次,美方单边主义做法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加剧了经济不确定性,扰乱了全球贸易,甚至可能颠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贸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制定规则来保障全球贸易的公平、有序进行。美国的行为,无疑是在破坏这个规则体系,若不加以制止,多边贸易体制将岌岌可危,全球经济也会陷入混乱。
最后,李成钢敦促美方取消错误做法。但从美国以往的行径来看,要让其轻易改变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并非易事。此前美国多次违背与中方的贸易谈判共识,单方面加征关税,这显示出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强硬和固执。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的呼吁得到了众多国家的响应。俄罗斯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中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也纷纷发声。其中不乏美国的西方盟友,像欧盟、加拿大等。各方指出,美方此举不合法,在经济上也是得不偿失。美国加征关税,看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实则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了巨大代价。
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消费者则要面对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另有成员国强调,国际社会不应重回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时代,全球贸易需要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美国这种单边霸凌。这充分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不得人心。
除了在世贸组织发声,中方还有其他有力的反击手段。在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不久,中方就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产自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进口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这些商品都是美国的优势出口产业,中方的反制直击要害。
以煤炭为例,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的煤炭,约占美国对外煤炭出口总量的12.8%,这一关税调整,必然会对美国煤炭产业造成冲击。同时,中方还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些都是高精尖装备领域的核心原材料,美国在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这无疑是在“卡”美国相关产业的脖子。
特朗普(资料图)
从外界的反应来看,对于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过度担忧。德意志银行曾发表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或较为有限。因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和支撑条件不会改变。
加征关税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外贸带来负面影响,但也能在账面上缩小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而且,相比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中国在应对贸易战方面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更加从容应对的能力。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国内市场广阔,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
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其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一方面,试图通过关税来平衡贸易结构,实施所谓的“加征对等关税”,但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让贸易环境更加恶劣。另一方面,将关税作为施压对手的武器,迫使相关国家在其他政策上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妥协或调整,然而这种霸权行径只会遭到更多国家的抵制。
如今,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和谈大门似乎彻底关上。但中方始终认为,贸易竞争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中方愿意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也一直为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努力。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中方也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进行反制。未来,全球贸易格局将走向何方,美国是否会改变其贸易政策,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将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贸易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