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文(左一)调研橡胶树科技创新情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知其重大战略意义。过去一年,我深入调查研究,用脚步丈量热带地区的广阔天地,致力于推动热带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球热带地区是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我在云南省普洱市的一次调研见闻为例。近些年,普洱市大力发展咖啡产业,打造了“种子到杯子”的完整产业链。我从在当地挂职的科技人员和村民那里得知,咖啡带动了当地30万“咖农”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性产业。看着漫山遍野红彤彤的咖啡果,我心里交织着收获的幸福感和沉甸甸的使命感。
连年丰收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贡献。通过近20年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已成为热带农业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构建了较完整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近万名科技从业者,具备热带农业主产区和科技投入双重优势。但仍有不少科研难题亟待攻关,农民也期待更多好品种、好技术落地。如何加快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我深入我国热区科教企单位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热区国家调研,广泛倾听行业和一线科技工作者呼声,寻找加快推动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热带农业领域政策支持、资源投入与其战略地位和发展需求不匹配。许多科研人员谈到,天然橡胶、甘蔗、木薯等主要热带作物多为国外引进,且具有较强生物学独特性。以橡胶树为例,大型乔木、生命周期长,收获品是次生代谢物质胶乳,与传统大宗作物不同,在研究思路上有巨大差异,这就导致申报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比较困难。
如何加强国家对热带农业基础研究的支持,成了萦绕在我心头的一道难题。为此,我走访了全国热带农业领域知名专家,组织大家多轮研讨,最终找到了突破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代码体系中增设热带农业领域研究代码。而后,我欣喜而迫切地与其他几位农业领域政协委员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提案,呼吁拓宽热带农业基础研究的国家级项目申请渠道。提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度重视,并派调研组到海南开展专题调研。
提案最终被采纳了,这一消息令人振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原有学科代码下新增设立了“C1313热带作物学”二级学科代码、7个研究方向。这仿佛一剂“强心针”,极大提振了热带农业领域科技人员信心,为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对推动学科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加快高水平热带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深远意义。
现阶段,我国在全球热带农业科技领域已占据领先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服务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实际力量,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我们大有可为。下一步,在持续强化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天然橡胶等重要热带农产品安全供给及高水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我计划推动设立“国际热带农业研究合作组织”,链接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力量,全面提升热带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全球热区新的“绿色革命”。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者:黄三文
文字编辑: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盛夏(实习)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