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大早,我接到了表弟打来的电话。
他跟我说:“表姐,我过两天休假,趁着这机会带三姑和姑父去北京旅游。你和姐夫能不能请假,带上两孩子一起去。费用我全包了,你们只管玩。等一下,我也打个电话问问表哥,看他有没有空。 ”
我可以调休,丈夫也可以请假。两个孩子也放暑假了,兄弟俩天天在家吵着,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带他们去旅游。
表弟为人豪爽,他在国企上班,收入高。我知道他请得起我们一家四口去北京旅游,他也是真心实意请 。
他请我父母去旅游,那是因为他从小在我家长大,父母对他有养育之恩。他知恩图报,他孝顺,二老也受得起。
但是,我这个做表姐的,不能去占他的这个便宜,因为谁的钱都不是刮大风来的。
我找了个借口,跟表弟说不好请假。他说那下次吧,下次有机会再一块儿去。
挂了表弟的电话后,我不得不感慨,表弟对我母亲和父亲,比我和弟弟都要孝顺。
感慨完这些,我不由得想起了往事。
母亲兄弟姐妹5人,我有三个姨,一个舅舅。这个表弟,就是我舅舅的孩子。
舅舅长得高高大大,还有一张帅气的脸,说话幽默风趣,很会讨人的喜欢。
所以他到了适婚年纪,也不需要家里人担心,就自己找到了媳妇。
但相爱容易相处难,舅舅舅妈的性格都很倔。吵架的时候,经常说凭什么我让你,你为什么不让我。好的时候眼里只有彼此,腻歪得很。不好的时候像仇人一样,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舅妈哭,大姨二姨母亲还有小姨,轮流回娘家劝。
但她们劝不动,舅妈跑回娘家。舅舅硬气得很,回吧,到时候他不去接,舅妈跑回来,没脸的还是她。
多数时候,舅妈是灰溜溜自己跑回来的。但有些时候,是舅舅消气了,做小伏低去接回来的 。
舅妈的母亲劈头盖脸骂舅舅一顿,又气又无奈,说他俩就是冤家。
结婚第二年,舅妈怀孕了。舅舅也分得清轻重,即使舅妈使小性子,他也都让着,哄着。
舅妈十月怀胎,孩子呱呱落地,生下了表弟。
外婆去世得早,于是,母亲和大姨几个姐妹,轮流回娘家伺候舅妈坐月子。
转眼,舅妈出了月子 。吃得好休息得好,她白白胖胖,表弟也被养得白白胖胖。
可出了月子,没人帮忙照顾孩子。舅舅舅妈睡不好,好景不长,这两人又吵起来了。
舅妈生气,导致母乳没多少了,表弟饿得哇哇哭,哭得满脸涨红。
母亲去问了种木瓜的人家里,要了几个大木瓜,然后去集上买了五斤排骨,炖木瓜排骨汤给舅妈喝。
母乳多了,表弟够喝了 。看表弟好好的,母亲和外公都松了一口气。
母亲跟舅舅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让他对舅妈好一些,多让让舅妈,别什么事都要分个对错。让家里人担心,给别人看笑话。
舅舅小的时候,母亲带他最多。所以,母亲说的话,他还是听一些。
可是,舅舅和舅妈就是针锋对麦芒。两个人在一块,和好没多久又吵架了。吵了,又和好,反反复复。
有一次,吵得狠了,舅妈扔下表弟回了娘家。而舅舅,白天人影都不见,到了晚上才回来,孩子也不管。
遇上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外公为表弟感到可怜,只能自己对这个小孙子好一些。
为了让表弟不被饿着,外公去碾了一些米粉回来,做成米糊糊喂给他吃。
表弟几个月大,外公用背带背着他去地里干活,把暖水壶和米粉给带上。找个阴凉的地方,用背包垫着,把他固定住。
外公一边干活,一边盯着表弟,看有点时间,给他喂水,喂米糊糊。
表弟不哭不闹,外公喂一口,他吃一口,吃得太香了,还笑嘻嘻拍手掌。
外公看着手舞足蹈的孩子,仿佛像对面山坡上的那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充满了生命力。
等母亲忙完家里的农活,去外公家一看,得知舅妈回娘家十几天,舅舅不管表弟,外公带着表弟去干农活后,她心疼得掉眼泪。
母亲说:“爸啊,我妈走得早,您一个人把我们五个给拉扯大,多不容易。可弟弟现在已经当爹了,却不懂得要心疼您一些,当甩手掌柜把孩子丢给您。”
外公说:“现在说这些没有用,是我没把你弟弟教育好,我如今只能受着。孙子是我的亲孙子,我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就是有这样的父母,苦了这个孩子,让他跟着受罪。”
第二天,母亲带上父亲还有我和弟弟,我们一家四口去外公家。
父亲和母亲还有我帮外公锄草,犁地,把玉米给种上,再淋一点水。
弟弟则在树荫底下陪着表弟,帮他赶蚊子和虫子。
母亲给表弟喂米糊糊,问:“侄儿,米糊糊好吃不,好吃就点点头。”
以为表弟听不懂,可母亲话刚落,他竟然点点头,嘴里发出高兴的声音。
干完活后,母亲和外公说:“爸,您这些天辛苦了,好好歇歇,我把侄儿带我家去照顾几天,让他表哥表姐带他玩。”
母亲给表弟除了喂米糊糊,做了塘角鱼粥,瘦肉粥,一点点喂给他吃,让他适应。
母亲还去集上买了布回来,给表弟做了几套吸汗的小衣服。
表弟被照顾得好,来我家不到半个月,肉眼可见地胖了,看着也白了一些。
我逗他:“在三姑家好不好。”
他手舞足蹈地回应,弟弟跟母亲说这表弟太可爱了,不哭不闹,爱笑。
舅舅舅妈来接表弟,两人对表弟又亲又抱。
舅妈说以后即使再生气,都不再把表弟扔在家里,去哪里都要带着他。
母亲想表弟是舅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做父母的,哪有不疼爱孩子的。家和万事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提了。
舅妈和舅舅第一次分开,是在表弟的周岁生日上。
那天,几个姐妹回娘家聚聚吃顿饭,就当给表弟庆祝生日了。
大姨给表弟买了一套衣服;二姨拿了一只鸡来;母亲给表弟准备了一套衣服,一副小孩用的碗筷 ;小姨则买了一套衣服,还有10个苹果。
表弟尿湿了,舅妈让舅舅上二楼拿尿布。舅舅当时在和他的几个姐夫聊天,让舅妈把表弟抱到二楼直接换尿布。
舅妈不肯,坚持让舅舅去拿尿布。
母亲怕他们吵起来,赶快说:“我去拿,我去拿尿布。”
虽然最后母亲拿来尿布给表弟换好了,可舅妈还是不高兴。
因为一点事情,舅妈又骂舅舅不给她面子,让他给自己儿子拿个尿布都不行。
舅舅生气地说:“我三姐不是把尿布拿下来给儿子换了吗?你干嘛一直啰嗦。”
之后,两夫妻吵起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谁劝都没有用。
舅妈哭着说要和舅舅离婚,直接去二楼收拾行李,又再一次丢下表弟,头也不回地回了娘家。
大家劝舅舅去追舅妈回来,可他不愿意去。当天,大姨大姨父以及我父母一起追到舅妈的娘家,但舅妈不露面。
过了半个月,大姨大姨父还有二姨二姨父陪着舅舅去了一趟舅妈的娘家,依旧见不到她的人。
等过了一个多月,四个姐姐姐夫陪着舅舅,扛着半头猪去舅妈的娘家,好说歹说,才终于把她给接回家了。
在表弟三岁零两个多月的时候,舅舅舅妈又吵架了。这次动静很大,砸烂不少东西。
表弟被吓到了,哭得厉害,外公把他抱到自己房间,哄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他给哄好了
舅妈第二天一大早,就提着行李回了娘家,还说这次铁定要和舅舅分开。
外公骂舅舅,说他是讨债的,安生日子不过,天天吵。舅舅闷不吭声,不承认错误也不去接舅妈回家。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那天早晨,外公带着表弟在厨房煮粥。
外公透过那个小窗户,看到舅舅提着一个行李包,往村口走。
外公抱着表弟追出去,问舅舅去哪里?
舅舅说去外面打工,到处闯闯,把表弟交给外公,让他不要担心自己。
然后,舅舅不顾外公的反对,头也不回离开了家乡。
父亲母亲陪着外公还有表弟去舅妈的娘家找她,没找到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还是没找到,后来就放弃了。
舅舅舅妈都不管表弟,这件事情给外公的打击很大。他一下子给病倒了,断断续续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几个女儿女婿轮流照顾,这才好了。
外公年纪大了,病过一场,而且他又闲不住,种了很多地。照顾表弟,对他来说比较吃力。忙起来,收工晚,表弟可能要饿一顿饱一顿,养得比较粗糙。
大姨家四个孩子,她负担较重。有时候,大姨父去外面打工,要两三个月才回一趟。
二姨家三个孩子,但她婆婆生着病。家里有个病人,再把娘家侄子带回家,也不合适 。
小姨父是独生子,家里是做生意的,小姨也是四姐妹中嫁得最好的,他们有三个孩子。
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小姨嫁给小姨父之后,一直是和公公婆婆住一块儿的。
虽然小姨父对小姨不错,但小姨父家条件好,我外公家条件一般,小姨的公公婆婆一直很看不上小姨。
所以,当大家一起讨论以后谁来照顾表弟的时候,大姨二姨还有小姨,三个姨都沉默了。
母亲问父亲同意不同意把表弟接到家里照顾,父亲点点头。
得到父亲的同意,母亲就表态说把表弟接到我们家,她会好好照顾表弟。
表弟7岁那年,外公病重。父亲和大姨父一起去浙江,通过亲戚打听到他,把他给带回了家。
舅舅回来的第五天,外公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舅舅一直低着头跪在那里,无声地哭泣。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自己那些年的一些所作所为,是不是真的难过。
办完外公的后事,舅舅来了我家一趟,他也没有怎么和表弟说话。临走时,只说谢谢我父母替他照顾孩子。
弟弟和表弟在门缝里偷看舅舅,弟弟问表弟:“你想你爸吗?你怎么不去和他说说话?”
表弟摇摇头说:“我不想他,我没什么和他说的。”
又过了两三年,母亲从别人口中得知舅妈去找舅舅,两人已经和好了。
舅舅舅妈在那里站住脚跟,又生了二胎。
那时候家里已经装了固定电话,母亲打电话给舅舅说表弟放暑假的时候,能不能接他去那边玩玩。孩子再大,别人对他再好,他也渴望父爱和母爱。有了二胎,更加应该对大的好。
可舅舅说他要上班,而舅妈要带小表弟,哪有空去接表弟来这边玩。他让表弟在家好好写作业,别只想着玩。
母亲被舅舅给气哭了,跟父亲说:“你说我弟弟和弟媳怎么那么狠心,阿杰是他们的儿子,这么多年不闻不问。他们不心疼孩子,我自己心疼。”
表弟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但他从来不哭也不难过。照样去外面玩,照样帮家里干活,照样好好地写作业,照样和我们有说有笑 ……
他这样,母亲更加心疼。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打电话给舅舅,在家里也不再说起这个人。
我和弟弟学习没有天赋,我们只读完了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知道再复读也没有什么效果,就去外面打工了。
表弟从小就很聪明,他有学习的天赋,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学习的好苗子。
后来,他不出所料,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重点大学。
舅舅舅妈知道表弟考上了那么好的学校,虽然人没回,但是寄了5000块钱给母亲,说是表弟的学费。
这是舅舅那么多年来,第一次寄钱给表弟。母亲怕表弟心里有什么想法,正打算劝一劝 。
表弟说:“他寄回来,我就要,怎么不要?反正,不管我要不要这钱,人家以为我都要了。毕竟不管怎么否认,他们是我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儿子。”
“而且,有了这5000价钱,三姑和姑父能轻松一些。”
虽然表弟收了舅舅寄回来的5000块钱,但他依旧和舅舅舅妈以及小表弟关系一般。
舅舅舅妈也知道表弟的态度,他们有愧,不好说什么。
表弟硕士毕业后进了省城一家国企上班,他工作上很努力,事业顺利,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妻子。
表弟媳在事业单位上班,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人不娇气,又善解人意。
表弟媳得知表弟从小在我家养大的,很支持表弟孝顺我的父母。
那年,母亲脸色蜡黄,胃口不好,人瘦了很多。当时以为是胃癌,表弟担心,回老家把母亲接到省城检查。
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又担心自己得了重病有些害怕。表弟媳请假,跟表弟一起陪母亲去大医院检查。她轻声细语安慰母亲的情绪,耐心十足。
幸好后来的检查结果是,母亲只是得了胃炎。
表弟表弟媳留母亲在家里住了半个多月,才大包小包,把她给送回老家。
母亲跟我们说表弟有福气,娶到了那么好的媳妇 。
这些年,表弟给父亲和母亲不少钱,几千上万的给。他又把老家的房子给翻新了一遍,买了新家具新电器,让二老住得更加舒服。带他们到处旅游,桂林,北海,湖南,四川,上海等,去了十几个地方。
像这一次,表弟又要带母亲和父亲去北京旅游了。
我和弟弟自愧不如,我们条件一般,心有余而力不足,做得没有表弟好。
表弟不仅是自己有本事给我母亲和父亲更好的生活,主要的是他孝顺,并且有一颗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