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月22日讯(记者 邱思雨) 科创板今年首家IPO过会企业诞生。
2月2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汉邦科技科创板IPO已过会。汉邦科技主营色谱装备、耗材及应用技术。本次IPO,汉邦科技共募资5.98亿元。
新增产能必要性、研发项目商业化前景被现场问询
在上市委会议现场,上交所就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设备市场拓展的可行性、新增产能的必要性及相关产能消化措施再次进行问询。在此前的二轮问询中,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合理性便已是上交所问询的重点。
年产2000台(套)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设备项目是本次汉邦科技募投项目之一,该项目也是在汉邦科技IPO募资金额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募投金额没有缩水的项目。该公司另一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缩水,补流项目则直接取消。
在最新更新的招股书上会稿中,汉邦科技表示,公司年产2000 台(套)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满足下游研发的仪器需求。项目预计建设期为2年。
据介绍,终端需求旺盛及本土化趋势是支撑该项目建设的两大关键点。
从需求方面来看,未来中国液相色谱仪市场将持续增长。其中,实验室液相色谱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3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到2026年达到36亿元;从本土化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实验室色谱及层析设备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导,汉邦科技认为,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政策促进,本土品牌在供货完整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就项目可行性,汉邦科技提到该项目顺应政策要求、公司具备技术可行性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汉邦科技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的销量分别为472台、513台、558台和316台,产品销量呈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10月末,该公司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在手订单金额约为927.95万元,在手订单金额较小的原因主要系实验室产品通常规模尺寸较小,产品从下单至生产、验收时间较短。
“该项目的台(套)数较多,一方面系为承接原有产能所致,另一方面系因实验室仪器种类较多、单台价格相对生产型设备较低,产品需求数量较多。”汉邦科技表示。
除了新增产能合理性以外,该公司合“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研制与应用开发” “中低压层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技术的产业化前景同样在上市委会议现场被上交所问询。
资料显示,现阶段参与国内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器行业竞争的企业数量较少,本土厂商中,仅汉邦科技实现了SFC设备商业化生产。该公司保荐机构认为,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器的市场需求尚未释放,市场潜力较大;在超临界色谱仪器领域,各厂商提供的产品各具特色,汉邦科技在产品种类、工艺方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汉邦科技的“中低压层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则已进入项目验收申请阶段。
专利纠纷缠身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Cytiva与汉邦科技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
三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Cytiva在中国申请的“柱装填方法”、“色谱柱”、“分离介质浆料罐”三项发明专利,前者就专利侵权事项要求汉邦科技赔偿经济损失550万元、600万元、600万元,并要求汉邦科技立刻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的产品。
目前,“分离介质浆料罐”专利侵权案暂未开庭审理;“色谱柱”专利权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法院已对“柱装填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该案件不构成侵权,Cytiva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若“柱装填方法”、“分离介质浆料罐”两项专利纠纷最终Cytiva胜诉,那汉邦科技将面临合计1150万元的赔偿金,且无法继续制造、销售相关产品。
业绩方面,经汉邦科技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上升11.61%;归母净利润7934.12万元,同比上升54.07%。就全年业绩增长原因,汉邦科技表示主要系GLP-1及其类似物带动的生产级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装备收入规模增长,以及公司境外业务拓展实现的收益。
融资方面,截至目前,汉邦科技历经八轮融资,药明康德、红杉等知名企业、资本方押注。其中,药明康德持股比例达8.05%,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