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2日讯(记者 肖良华)“春节后钾肥的价格每吨大约上涨了400元,涨势比较凶猛。”22日,国内某氯化钾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节后钾肥供应相对不足,国际巨头减产,国内企业检修停产,叠加下游春耕需求集中,刺激钾肥价格大幅上涨。
据悉,钾肥产品分为氯化钾和硫酸钾,其中,氯化钾占据市场的绝对主流。目前,国内氯化钾上市公司格局较为稳定,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有望提升相关公司的盈利空间。
对于钾肥后市表现,隆众资讯钾肥行业分析师张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供需面仍存在着短暂的失衡局面,进口货源到货略显缓慢,且国际价格亦在走高,预计短期钾肥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
节后氯化钾价格飞涨
春节后,国内钾肥市场进入上行通道,产品价格一路飞涨,价格上涨300-550元/吨,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大颗粒红钾,价格持续上行中,超乎市场预期的判断。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60%国产氯化钾报价2800元/吨,春节前为2550元吨;62%进口氯化钾报价3030元/吨,春节前为2650元/吨。同期,60%大颗粒红钾从2700元/吨涨至3250元/吨。
“春节前国内主要港口氯化钾库存较少,节后为春耕需求旺季,因此,产品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盐湖股份(000792.SZ)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公司氯化钾产品的到站为2850元/吨,较节前上调了300元,需求端表现较好,公司正在按计划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供需失衡拉涨价格
在氮肥、磷肥相对平静的情况下,氯化钾大幅涨价的原因何在?
对此,张杰表示,国内进口氯化钾货源紧张,在春节后有部分货源的补充,港口库存量达到了300万吨的水平,但在各地区国储储备检查等情况下,贸易商的惜售情绪占据主流。
另一方面,国产氯化钾厂家装置处于传统冬季的检修状态,多数厂家3月份才能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各地区市场的到货量相对有限。
藏格矿业(000408.SZ)证券部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点。20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近期钾肥价格上涨明显,但公司氯化钾生产线正在检修。
此外,国际钾肥巨头减产,从情绪上刺激了氯化钾价格的上涨。
2月18日,乌拉尔钾肥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三座矿山——Berezniki-2、Berezniki-4和Solikamsk-3,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暂时关闭进行维护。 因此,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产量将减少至少30万吨,第三季度的产量水平将由维护活动的结果决定。
后市短期仍将强势
后续钾肥市场价格是否能继续大幅上涨?
张杰认为,市场供需面仍存在着短暂的失衡局面,进口货源到货略显缓慢,且国际价格亦在走高,多有传闻称部分国际供应商的供应量有所减少。
国家政策方面,保供稳价始终是贯穿整个春季的主题,且复合肥的困境难有明显的改观。“钾肥市场的供与需之间的制衡持续,短期来看价格将继续维持在高价位上徘徊。”张杰说。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春节后氯化钾的强势表现会维持下去,但国家发改委会控制。“主要目前国际环境也是为进口大合同谈判提价造势,今年大合同的目标价可能是350美元,所对应国内价格在2900-3000/吨左右。”
如果这一价格落实,那么2025年氯化钾大合同价格将大幅度超越2024年。资料显示,2024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为273美元/吨,较上一年度下降34美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望获益
氯化钾价格拉涨,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空间有望提升。
中国每年对氯化钾的需求约为1500万吨,其中超过一半依赖进口。国内氯化钾生产企业盐湖股份(000792.SZ)钾肥板块设计产能500万吨,位列全球第四位,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
此外,国产钾肥企业藏格矿业有200万吨氯化钾产能,但实际产能长期处于半产状态;亚钾国际(000893.SZ)在老挝目前有200万吨产能,公司表示今年将建成300万吨产能;东方铁塔目前有100万吨氯化钾产能。
以盐湖股份为例,如果公司产品提升300元/吨,全年销量500万吨,每年将增加15亿元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