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武警警种部队改革前,在武警部队的现役编制序列中,存在着一支“武警水电铁军”,部队历代官兵们治水兴电、大搞建设,为国防安全和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这支“武警水电铁军”便是大名鼎鼎的武警水电部队。
武警水电部队是正军级的警种部队,最高领导指挥机构是正军级的武警水电指挥部,指挥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其主要力量便是三个正师级的武警水电总队。其中,武警水电第二总队历史悠久、功勋卓著且红色基因深厚,总队下辖着武警水电第四支队、武警水电第五支队和武警水电第六支队。
“水利一师”在佛子岭水库工地学习水利建设技术
据历史资料显示,武警水电第二总队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追溯至于1928年1月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其最早的建制前身则是原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0师,该师在1952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整体改编为“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一师”(简称“水利一师”)。
值得一提的是,步兵第90师(时任师长是马长炎)在接到改编命令之前,刚刚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剿匪任务,正休整待命准备奔赴朝鲜战场作战。完成改编后,“水利一师”的任务由备战朝鲜转为治理淮河,全师近万名官兵没有迟疑、没有过渡,在师长马长炎带领下便浩浩荡荡开赴佛子岭水库投入到艰苦的水利建设中,由于作风过硬、工作顽强高效,水利一师赢得了“水利铁军”的美誉。
1955年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命令,水利工程第一师集体转业,主力改编为“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1978年8月,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根据军委、国务院命令再度改编为“解放军基建工程兵63支队”,重回部队序列,并确定了“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建设方针。
直到1984年4月,鉴于当时的国防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国内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解放军在军委部署下实施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在此过程中,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被撤销,但基建工程兵63支队因为肩负着重任、作用巨大,所以于1985年1月转隶改编为武警水电二总队。武警水电第二总队成立后,在一些民间社会力量无力涉及、不愿涉及、企业经济回报低且技术难度大、环境艰苦的疆藏水利建设项目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再次证明了“国家队”的不可或缺,被当地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西部水神”。
武警水电第二总队某抢险英雄中队
军改前,武警水电第二总队主要担负维稳处突、防卫作战,因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战争等因素导致损毁的江河提防、水库、水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等水利水电设施应急排险、抢修抢建任务,特殊时期、特定条件下水利水电设施管护任务,以及承担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需要的特殊工程建设等国家指令性任务,兼顾抢险救援、各类自然灾害的救援行动,同时活跃在多条任务战线上,作用突出、贡献巨大。
2018年8月30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包括武警水电第二总队在内的武警水电部队集体退出现役,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组建为国有企业,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其中,武警水电第二总队转制重组为“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属于中国安能建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自此央企大家庭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
据公司官网显示,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驻地位于江西南昌,下设“南昌、常州、厦门、上海”四个分公司以及“电力建设发展(厦门)、深圳建设发展、工程质量检测”三个子公司和六个区域营销中心,下辖常州救援基地、厦门救援基地、江西省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基地。
目前,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肩负经济建设和应急抢险两大主责主业,聚焦“应急救援服务、应急产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开发、新兴产业”六大板块推进企业建设,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是江西、江苏、福建、上海等省/市的防指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