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卷”也不是坏事。
今儿咱就明确呼吁:
来,“卷”起来啊!
01
纪录片《中国救护》,有一集我印象深刻。
一个28岁的外卖小哥,深夜送单时撞上护栏,被送进了医院。
但是他怕花钱,不想医治,哭着说了一句好心酸的话:
“我才来杭州,我也没有多少钱。
我的命不值钱,我不治了。”
一句话,说尽了普通人的辛酸无奈。
这句话里,其实藏着外卖小哥这个职业,一个集体的痛点。
不是收入少,而是没保障。
今年,中国的外卖骑手已经突破了1000万。
但这1000万人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形式是外包。
啥意思?
就是说没有人跟他们签合同。
他们也没有社保、医保。
唯一一份3块钱一天的意外险,还是从他们自己工资里扣的。
而真出意外时,这3块钱的商业险,还经常出现理赔争端。
身后没有保障,却又不得不“拿命换钱”。
《人物》曾经有篇爆文,叫《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说的就是外卖小哥的配送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短了。
3公里的送餐距离,从一开始的1小时,到45分钟,到慢慢变成30分钟。
在这个系统里,外卖小哥不得不玩命奔跑、玩命卷。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经常在马路上横穿、逆行、闯红灯。
甚至平台为他们规划的路线,也只考虑怎样更快,而完全不考虑合理性、安全性。
“如果有过街天桥,系统导航会让你上天桥。
还有围墙,它会让你直接穿墙过去。”
平台的收益越来越多。
受伤的外卖小哥也越来越多。
“撞车爬起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不能超时。”
因为超时意味着白干,差评意味着罚款。
如果次数多了,还有可能被开除。
2023年,全国发生的外卖骑手交通事故有1.2万起。
其中几乎一半,都是因为“逆行”造成的。
平台追逐利益最大化,把风险都交给外卖小哥。
这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一种卷。
冰冷的、可怕的卷。
我们一点都不想要的卷。
02
好在,第二种卷来了。
最近京东宣布进军外卖行业。
刘强东棋高一着,不但只招“品质堂食餐厅”,还对早期入驻商家“0佣金”。
打开京东App首页,你就会看到“品质外卖”入口已经上线,现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9个城市。
刘强东更明确表示:
给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给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让外卖小哥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
这个举动赢得了众多好评。
人们纷纷大赞京东。
然后嘞?
精彩的来了!
在京东宣布入局外卖,为小哥们上五险一金的当天。
美团也跟进了这个举措,承诺要为骑手缴纳社保。
嘿,卷起来了!
这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卷。
这种卷,我觉得应该越卷越好,上不封顶。
因为当一个财大气粗的企业,肯拿出十几个亿的“额外”投入。
那不是一种炫耀,或者形式主义。
而是成百上千万个普通家庭,真正有了人生的基本保障。
而企业也会在这样的善意里,收获员工的忠诚和拥戴。
这种双向奔赴的“卷”,是照亮美好社会的一束光。
03
事实上,京东主动开始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电商混战之初,刘强东就一直在给全体员工上五险一金。
快递员、客服、保洁、保安……
每一个都有劳动合同。
光是给一线员工交五险一金,京东每年就要花十几亿。
2022年,京东收购德邦。
刘强东还发内部信。
说要为十几万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事实上,只要把一线人员外包出去,一年十几亿的利润就省出来了。
但刘强东始终不允许搞外包: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挣钱,
牺牲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
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
而这份企业家的良心,也有了回响。
去年,京东宿迁001号快递员退休了。
他在京东工作15年,买了两套房。
每个月的退休金还能拿到4392块。
在宿迁这个三线城市,还是很有安全感的。
给员工足够的保障,最终的受益者是谁?
是员工,是京东,更是我们普通消费者。
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感触——
现在快递越来越难送上门了。
但京东小哥基本总会打电话、送到家。
你买了生鲜快递,他还会特意提醒你早点放冰箱。
当一个人的基本权益被保障、被尊重。
当他对自己的公司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他自然会愿意把手头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我们消费者的体验也会更好一点。
04
还有一个事,我两年前看到就觉得好棒。
今天终于有机会给大家讲:
很少有人知道,京东还有一个“生命通道”。
就是他们会监控京东平台上的“非正常”询问,和异常网购行为。
发现那些有自杀倾向的消费者,及时出手干预。
这个项目起源于2019年。
当时,一个志愿者发现有女孩在京东买药,计划攒药自杀。
他们试着联系了京东客服,希望可以拦截药品、不给派送。
而京东客服更进一步。
在保护购物者隐私的情况下。
通过商品名称锁定信息,联系上了女孩的家人。
家人接到电话后非常吃惊。
他们只知道孩子最近情绪不太好,没想到她要走极端。
但最后,家人真的从女孩床下找到了她攒的药。
一条生命被救了下来。
这件事触动了京东。
2020年3月,京东客服成立了“生命通道”。
一个纯公益的客服团队。
16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
目的就是发现自杀倾向者,劝阻他。
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客服会话或者购买记录里,发现异常。
“吃了14片可以死吗?不够的话,我还有一盒,可以把它吃完。”
“我刚刚吃了40多粒药,又喝了一瓶白酒,什么时候会死?”
几年间,他们已经挽救了几千人的生命。
这样的“隐藏服务”,其实本来跟京东的业务毫不相干。
而且只有成本,没有利润。
绝大部分人也不会知道。
一个企业能坚持做这种超越商业逻辑但意义非凡的事,还挺赞的。
05
咱都知道,企业的目的是挣钱。
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但是在赚钱之外,能不能再加上一份对普通人的善意?
这很考验企业的格局和良知。
像刘强东、胖东来这样的“搅局者”,我觉得特别好。
企业不应该只卷效益,卷加班。
更应该卷员工保障和福利,卷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
商业的初衷可以是为了钱。
但商业的终点,应该是普通人的幸福。
因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
只有普通人能饱暖,有尊严,幸福喜乐。
企业才能平稳,有价值,未来可期。
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普通人,不该是企业发展的一枚棋子。
更不该是时间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他们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是理应被守护的平凡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