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韩国政坛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场面,外界视线都集中在尹锡悦的弹劾案上,又一场公开辩论后,本以为可以尘埃落定,然而尹锡悦以一波强烈的要求,说服了韩国宪法法院再开一场庭辩。



(尹锡悦)

虽说尹锡悦还在努力给自己“逆风翻盘”的机会,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现在像是在泥泞中艰难挣扎。各界普遍认为他被弹劾下台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于是,韩国的政坛焦点转向了下一任总统的角逐。而这次的总统选举,甚至可以说是韩国未来几年外交和内政政策的关键转折点。

说到韩国下一任总统的有力候选人,不得不提到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多项民调中,他稳居榜首,成为韩国政坛的“顶流明星”。有声音还评价他为“韩国可能的下任领导人”。



(李在明)

那么问题来了,李在明为何能得到这么多关注?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立场主张。日前他承认韩国无法承受与中国疏远的代价。这话一出,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现实主义的味道。

李在明在对韩国未来外交关系的蓝图描绘上,强调要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他指出,韩国位于亚太地区这个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前线,不能简单地选择站队。想一想,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任何一方的态度都有可能影响韩国。李在明用一个“平衡问题”的说法来总结这份考验,算是看清了其中的门道。

不过,李在明并非对美国采取敌对态度。相反,他公开表示韩国与美国的联盟是至关重要的,并誓言继续加强美韩日三边关系。他的论调无疑是在向美国释放友好的信号,为自己未来可能的总统之路铺垫顺畅。而美国自然也会乐见其成,毕竟在亚洲这个重要战略位置,韩国的立场对美国而言至关重要。



(美日韩外长会面)

尽管李在明的话听起来似乎充满远见,但别忘了,这是在韩国政坛风云不定的情况下说出的。任何承诺在真正落实为政策之前,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尤其是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下,美韩关系的走向、地区局势演变以及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动态,都会对李在明的态度产生影响。

那么,如果李在明当选,他的政策又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呢?首先,最直观的可能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适度调整。尹锡悦的对华强硬态度明显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不少争议,而李在明若能适时修正,或许能为中韩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李在明或走上尹锡悦老路)

另一方面,美韩关系的稳定依然将是他必须优先考虑的课题,并且这可能要优于中韩关系发展,所以外界也给出分析,现在的李在明还是试图紧靠美国,他大概率还会走上和尹锡悦同样的路。至于中韩关系发展,他或许只会更注重经济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