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阿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收入和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单季赚了近500亿元。那些持有阿里股票的人,乐开了花,有人低点抄底了2万股,这轮赚了23万港元。现在的阿里,在资本眼里,又成了“最靓的仔”。

01、一夜涨了1700亿

因为一份超市场预期的财报,阿里巴巴成了资本市场“最靓的仔”。

2月20日晚,在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逆势走出了独立行情,每股一度大涨近15%,最高触及144.51美元/股,创了近四年来的新高,最终报收135.97美元/股,上涨8.09%,市值一夜增加241.88亿美元(约为1751.11亿元)至3230.58亿美元。

隔天,情绪和资金接着涌入港股。2月21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大幅高开,每股最终报收138.5港元,涨幅超14%,日内成交额超444亿港元,创历史天量。

高昂情绪的背后,是阿里讲了许久的“电商+AI”故事,终于在业绩层面落地了。

阿里披露的截至2024年12月底的季度数据显示,收入同比增长8%至2801.54亿元。纵向对比,这是阿里近一年来最高的季度收入增速。更重要的是,财报数据透露出,阿里的两条腿——电商业务和云业务,开始同步使上劲了。

具体来看,季度内,占营收半壁江山的淘天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至1360.91亿元。时隔6个季度,该板块营收增速再次重回5%以上。其中,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

阿里在财报中强调,由于当季加大了对用户增长的投入,并对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客户服务、会员体系权益和技术等战略举措持续投入,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新买家和订单量同比取得了强劲增长。当季,阿里购买力最高的88VIP会员数量已达4900万,同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阿里的主业已经摆脱螺旋式下降,止跌回升了,抖音电商增速也明显下降了,阿里的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电商分析师、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坦言。此前,外界对阿里核心商业电商业务的最大担忧是,其市场份额持续被抖音、拼多多切走。其中,拼多多切走的主要是低价业务,抖音电商因为有流量,抢走了不少品牌广告。

与此同时,阿里的另一大核心——云业务,也终于给出了市场期待的两位数增长。

当季,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3%至317.42亿元,其中对外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11%。此前六个财季,该板块收入增速分别为7%、6%、3%、3%、2%和4%,一直在个位数徘徊。

对于阿里云取得的增长,阿里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随着各行各业对AI技术的快速应用,客户对阿里云的产品需求在迅速增加,其AI相关产品收入已经连续6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除此之外,阿里其他业务板块的业绩表现也都不错。

其中,增速最快的,是营收体量排名第二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当季收入同比增长32%至377.56亿元;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169.88亿元;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8%至54.38亿元;包括盒马、UC优视、夸克、飞猪、钉钉等业务在内的“所有其他”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至531.02亿元;菜鸟集团收入则轻微下降至282.41亿元。

今年以来,阿里创始人马云更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巡视自家业务,也被外界解读在给相应业务站台。

2月11日,马云出现在夸克所在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根据七麦数据发布的《2024年度实力AI产品榜单》,夸克App年度下载量超过3.7亿次,势头强劲。夸克,也被视为2025年阿里加速AI to C业务的关键。

此前频繁被传卖身的盒马算是稳了。2月13日,马云露面长沙盒马门店,并与盒马员工拍照留影。而在财报发布当晚的业绩会上,阿里高层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阿里将用更开放的心态,包括引入战略投资人等方式,让盒马的价值反映在阿里整体的估值当中。

02、一个季度赚了460亿

过去,阿里的格局被外界形容为“大马拉小车”“先富带后富”。具体而言,是淘天集团扛起赚钱养家的重担,把自己赚来的钱给诸多需要烧钱的业务输血。

但从最新的这份季度报来看,变化在于,淘天集团仍然贡献了利润大头,但云智能集团在后来居上。此外,包括本地生活在内的多个板块亏损在收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阿里不用只靠淘天养家了。

具体来看,当季,阿里经营利润为412.05亿元,同比增长83%,主要系无形资产减值的减少,以及经调整EBITA的增加所致。同期,经调整EBITA为548.53亿元,同比增长4%,主要由于收入的增长,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当季,阿里净利润为464.34亿元,同比提升33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89.45亿元,同比提升239%。公司方面解释,主要由于经营利润增加、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以及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增加所致。

2023年3月,阿里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此后,“1+6+N”在集团内部提及的次数变少,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打通”“协同”等字眼。不同之处在于,“1+6+N”强调各自独立、自负盈亏,而“协同”意味着资源优化整合,避免重复浪费。最终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即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按业务板块来拆分,淘天集团仍然贡献了利润大头。当季,淘天集团经调整EBITA为610.83亿元,同比增长2%,主要由客户管理服务收入增加所致,部分被用户体验的投入增加所抵消。

作为对比,2024年前三个季度,该板块经调整EBITA均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5%、1%和1%。究其原因,过去一段时间,阿里电商业务在增速放缓的压力下,急于找到新的增长点,盲目卷入低价竞争,致使利润受损。

2024年9月,阿里“全站推广”(由AI驱动的全平台市场营销工具)全量上线,此后在商家侧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同期,淘天开始对平台交易收取基于确收GMV的基础软件服务费。相应举措的成效,最终反映到最新的财报数据里,淘天集团利润重回增长。

淘天集团之外,被寄予希望的云智能集团,也在当季取得利润增长。季度内,该业务经调整EBITA为31.38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系公司将产品结构转向利润更高的公共云产品,以及运营效率提高所致。



同期,本地生活、大文娱、“所有其他”业务的亏损在收窄。其中,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EBITA为亏损5.9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0.68亿元),大文娱集团经调整EBITA为亏损3.09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17亿元),“所有其他”业务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5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1.72亿元)。究其原因,大多和业务经营业绩改善、运营效率提升相关。

2024年11月,阿里发布内部信,宣布将成立涵盖淘天、阿里国际等核心电商业务的“阿里电商事业群”,由蒋凡任CEO。2月20日晚的业绩电话会上,蒋凡出席,被问及国际电商业务时,回应称,未来国际业务的盈利路径比较清晰。阿里高层则表示,预期下一财年海外电商业务会实现单季度整体盈利。

03、买阿里股票的人乐了

可以肯定地说,阿里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2月17日,阿里创始人马云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等多位中国科技、制造领域知名企业家一道,出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当天,马云坐在第一排,虽然没有发言,但他的现身是个积极信号。

这几天,阿里杭州总部园区办公楼灯火通明,有人分析,马云归来后,所有阿里人都干劲十足。更早感知到“阿里触底反弹”信号的,是手握阿里股票的股民。

高敏是去年10月买入的阿里,每股成本是115港元,中间跌到77港元的时候,她连打开股票账户的勇气都没有,没想到年后阿里来了个强势大反弹,她的账户短短一个月由绿变红。

“我看了一下今年阿里股价累计涨了超68%,涨幅明显高于腾讯的23%。”高敏说,阿里的涨幅主要集中在2月,更确切地说是春节以后。

在网上,有不少买阿里股票的人在晒持仓收益,有人盈利了超150%,有人低点抄底的2万股这轮赚了23万港元。还有人说,他2月20日加仓时被人嘲笑了,2月21日都在羡慕他。更多的人在问询,现在入手阿里还来不来得及?摩根大通则把阿里巴巴的美股目标价从125美元上调至170美元。

究其原因,过去,阿里在资本眼里只是“电商股”。从这个定位出发,阿里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高位接盘了不少与核心业务无关的资产;另一方面,其最大的基本盘——电商业务,市场份额持续被抖音、拼多多切走。



如今,阿里还是那个阿里,但在资本眼里,已摇身一变,成了充满想象和叙事空间的“AI股”。

“阿里云2009年成立,当时马云的原话是,愿意每年投10亿元,阿里云可以10年不盈利。马云退居二线之前,又成立了达摩院。”阿里前员工阿布告诉《财经天下》,这些年阿里一直在积累AI方面的技术、人才,积累算力,直到今年年初DeepSeek火爆全网,资本才开始重估中国资产,正视阿里在AI方面的能力。

当前,阿里在AI方面的能力是怎样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阿里近期发布的AI基础大模型——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在多项权威基准评测中处于业界领先水平;目前,通义千问的全球衍生模型,截至1月底突破9万个,在主流组织中排名第一;近期,阿里还会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算是给外界提供了一个管窥阿里AI能力的窗口。

业绩会问答环节,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围绕AI展开的。比如有分析师提问,想知道阿里接下来围绕云和AI方面的资本开支,以及管理层对云业务收入、利润率的展望。

对此,阿里高层先是分享了对AI的认知,称“如果实现AGI,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大概率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50%左右的GDP构成”。接着表示,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阿里将在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和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未来3年,阿里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

与此同时,阿里的另一条腿——电商,也呈现出些许不同于以往的风格,不再着眼分蛋糕,而是有了“共同做大蛋糕”的声音。

据《晚点LatePos》报道,今年春节期间,蒋凡召开了小范围的高管会,明确淘天2025年的第一件大事,是通过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做增长。此外公司内部也明确,要具备全域意识,协助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在全网做大,阿里的收入也会自然提升。

阿里最新的季度财报,不仅让股东喜不自胜,市场也在重新审视这家互联网巨头。

(文中高敏、阿布为化名)

作者 |林木,编辑 |吴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