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期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了会谈,这一会谈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局势平衡,美俄关系出现戏剧性转变,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令世界为之侧目。
此次美俄会谈成果颇丰。双方同意恢复驻华盛顿和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配置,旨在组建代表团,为解决乌克兰问题、改善双边关系以及开展更广泛合作提供支持。成立消除“刺激两国关系因素”咨询机制,以及解决乌克兰冲突谈判小组,无疑为俄乌冲突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双方还决定在关乎两国共同地缘政治利益的问题,以及经济和投资领域探索合作机会。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如果这场冲突能以可接受的方式结束,将会带来非凡的机遇。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美俄试图在多领域缓和关系、推动局势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的意图。
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俄的这一动作,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公开批评泽连斯基,将俄乌近3年的冲突归咎于他,称其“本不应该开启这场冲突”,还敦促乌克兰举行大选,并声称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仅为4%。这与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公布的民调结果大相径庭,该民调显示57%的乌克兰人信任泽连斯基。泽连斯基愤怒回应,指责美国“正在帮助普京摆脱多年的孤立”,称白宫此举是在“取悦普京”,坚称乌克兰不会放弃领土,不会轻易签署任何协议。
他深知,一旦美俄达成协议,而乌克兰被排除在外,乌克兰未来的命运将难以掌控,自己在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地位也将岌岌可危,失去美国支持的他,很可能成为这场冲突的“弃子”。
普京(资料图)
欧洲国家同样被美俄会谈打了个措手不及。美俄沙特会谈未邀请欧盟和乌克兰参加,这一情况让欧洲领导人震惊与不安。欧洲多国领导人对此坚决反对,英国首相斯塔默表态,如有需要,准备将英国部队部署到乌克兰。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以及北约秘书长等众多欧洲高层齐聚法国巴黎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等议题。
然而,此次会议分歧明显。法国媒体披露,会议最大分歧在于是否在维和框架下向乌克兰派遣部队。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英国已做好准备,瑞典首相也提及瑞典“绝对有可能”在战后派遣维和部队;但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现在讨论派兵“为时过早”,波兰也重申不打算派遣部队,而是继续提供财政和军事援助。
欧洲的焦虑并非毫无缘由。一直以来,欧洲在俄乌冲突中投入巨大,无论是经济援助还是政治支持,都期望通过乌克兰问题来保障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如今美俄绕过欧洲进行谈判,欧洲担心自身安全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被进一步削弱。同时,欧洲还面临着美国政策转变带来的压力。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态,让欧洲意识到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不确定性,欧洲不得不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思考自身的安全战略。
欧盟(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美俄关系的这一转变有着深刻的背景。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政策主张与之前的政府有所不同,更倾向于与俄罗斯缓和关系,以实现美国自身的利益诉求。俄罗斯方面,长期的冲突使其面临一定压力,也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缓解外部制裁压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美俄双方都有推动关系改善的动力。
此次美俄关系的变化,对俄乌冲突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美俄能够通过谈判达成有效协议,那么俄乌冲突有望迎来实质性的缓和,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俄乌双方民众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欧洲在这场变局中必须尽快找到自身的定位,加强内部协调,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安全战略,避免在美俄博弈中被进一步边缘化。未来国际局势如何发展,美俄欧之间又将形成怎样的新关系,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