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挺奇怪,在很多人眼里,00后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爽的一代,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之一的最爽。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也成了最苦一代了。

这两年00后不是毕业了嘛,开始加入我们公司,我跟他们交往过程中慢慢有点懂了,今天跟大家分享下这事。

不想说什么“中国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导致新一代机会变少”这些了,一方面别人说的太多了,另一方面我并不完全这么认为。

70后、80后玩的是一种“高淘汰”游戏,而且下限极低。我之前也聊过,我读中学那会儿,一大半人考不上高中,县城中学根本考不了几个大学,整体本科率是现在的一半不到,每年中考完南方工厂就补一大批人。

而且70、80后的阶层跨越也比较难说,更多的是一种从温饱线以下跨到了中等收入。00后一出生基本上就在父母的肩膀上,没必要再走一遍这种阶级跃迁了吧?

至于风口,眼前不就是AI风口嘛。问题是“风口”这玩意在哪个时代都是少数人能抓到的东西,绝大部分人只能是围观。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

当然了,也得承认“00后”现在确实面临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咱们之前聊过的学历通胀,经济减速等等。

但是我觉得,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种观念上的痛苦,是一种“明明过得不错却感觉很苦”的抽象现实。

为了说清楚这事,先说一件我生活中的真事,这也是我上次突发奇想要写《四十不惑》的原因。那篇文章里没提这事也是因为没找当事人要授权,直到上周我去广州出差一起吃饭,他说想聊就聊呗,反正在他们那个圈里他这种事多了去了,没人能对得上。

他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跟我不是一个专业,大学毕业前他参加了一个安卓培训班,从偏物理的专业转到了计算机。大家也知道,2010年左右是互联网大风口,那时候的工资动不动比现在还高。

很快就攒下了一些家底,后来去参加了一个讲座还是什么座谈,那个讲师当时好像还在新东方,搞那个比特币,后来还出了一畅销本书,估计很多小伙伴已经知道是谁了,我的朋友也怀着试试的心态开始搞。

在后续的几年里,正好有个小牛市,那玩意一直涨,他也跟着一直买,到了2021年左右,他已经基本上财务自由。当时有一次暴跌,然后又反弹了,圈里流传这是“龙回头”,很快就要有超级暴跌。他于是高位套现,三十来岁就过上了养老生活。

如果这样一直发展下去,那绝对是人生赢家,或者说已经是人生赢家。

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他去参加了一个饭局,都是刚开始炒币的时候的兄弟,还有几个是他带进圈的小弟。去的时候心情非常好,回来之后就崩溃了。

因为他离开江湖的这段时间,外边的世界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来一堆神奇的新东西,而且那些人越做越大,他的资产在一桌子人那里已经是小弟中的小弟了,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他全程一句话都没说。

回家后一开始还没啥,不过后来慢慢情绪就失控了,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得自己这么牛逼,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再后来开始自我开导,自己才三十来岁,总不能整个后半辈子都这样啥也不干吧,正好是奋斗的年龄,怎么能选择躺平。

于是就把一小部分存款拿出来继续做,并且下定决心,只用这些钱做,绝对不会追加一毛钱。

再后来的事就比较魔幻了,经历了几次过山车,有赔有赚,杠杆越加越大,到今年再联系,他说自己现在只剩下一套房了,存款已经全部折了进去。房子能留下,主要也是因为那是他和老婆一起买的,他老婆死活不同意他做任何操作。

我也纳闷,那么大的资产,怎么做到全赔进去的。

他说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就知道每次赔钱后,那种痛苦简直没法描述。就想赚回来,然后使劲往里投,到后来已经疯了,就想着翻盘,直到几乎一无所有。

更过分的是,他一直想方设法说服他媳妇把房子抵押了,让他有机会翻盘,现在也在耿耿于怀,觉得每天都是入场的好机会,他媳妇耽误了他重返巅峰。

我说你还没放下?

他说怎么能放下,我曾经,我曾经拥有这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你说我咋放下?而且我还不到四十。

我说你还想去试一下?

他说当然想,我要把我失去的,都弄回来。

他现在处在一种很奇怪的状态,每天晚上都极度痛苦,就是那种曾经拥有过一切,如今又遥不可及的感觉。想再来一次,把之前输掉的再赚回来,可是确实没啥特别好的办法,因为老婆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碰房子。

到了白天又淡定了,觉得老天有眼,让自己留下了一套房,不能再闹了,就当从没赚过钱。

每天就重复这个过程。

现在他很颓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干啥都没啥意思,经历过一天几十万入账,再去一天赚五百简直痛苦至极,问题是现在他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么个班。老婆也跟他关系紧张,老婆对他有意见不是因为他赔钱,而是他现在这个颓废状态,实在是烦人,可他也没办法,除了炒币啥都提不起精神。毕竟相比曾经像山一样的财富,现在的任何努力都有点像用勺子挖土,从秦始皇开始挖也回不到过去了。

我把这一段给他看了,他说描述的差不多,但是还是不够准确。没经历过财务自由后又跌入深谷的感觉,永远都体会不了那种落差感,也永远都写不出来。

他还去找过一次心里医生,医生说反正富的时间并不长,你也没挥霍过,你就当从来没有拥有过,就当成是在某音上刷到别人的东西。他使劲想了下,更痛苦了,那个众人羡慕的“别人”,就是曾经的自己啊。他认为自己这辈子可能被毁了,再也走不出来了,每天都处在自责、内疚、心如死灰、啥也不想干的状态。

说到这里,大家估计已经知道我为啥用了这么长一个例子了

在我看来00后的痛苦并不是真正的痛苦,而是跟我这个小伙伴一样,属于一种观念上的痛苦,曾经以为这个花里胡哨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未来,毕业后却跌入了现实。

现在的00后小时候,他们就深度接入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什么一线豪宅,什么大厂写字楼,什么三亚海棠湾,冰岛海岸线,以及小红书人均保时捷,共同构成了童年的虚拟繁荣。

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好像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只要等长大,立刻就能好起来。

等长大之后,好像突然反过来了,见过了整个世界,好像触手可得,但是就是到不了。

他们觉得一百万也不多,但是想月入两万却有点难;觉得年入百万稀松平常,可是自己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小时候以为30岁能开保时捷,结果30了还在挤地铁。

为啥别人过得那么好,充斥整个社交媒体,唯独自己却这么差。每天处在释怀和焦虑状态之间,早上想清楚了要活在当下,刷一天社交媒体,晚上又开始焦虑、嫉妒、恨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落差谁都有,比如80后小时候都想去做科学家,后来不了了之估计也没人在意。

但是“00后”的目标更加具体,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看这个精彩的世界,以为走入社会就唾手可得,豪宅、美女、豪车、可以到处旅游等等。等毕业了,还在看,觉得整个世界依旧那么精彩,每天各种人的幸福生活充斥所有平台,只把自己给落下了。他们是繁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可在成年后却被踢出了伊甸园。

所以我新造了一个词,叫“认知通胀”,搜了下,确实之前好像没有。也就是脑子天天满汉全席,钱包顿顿泡面加肠。想象和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冲突,而且更痛苦的地方就在于,这不只是单纯的想象,因为每天浸泡在短视频里,那群俊男靓女有钱人拼命给你表演表演,让你以为这些事稀松平常,只是你自己做不到。

这个病的中晚期症状,有点像我上文提到的那个小伙伴,自己现有的,自己都看不上;得不到的,才最渴望;想努力又觉得这努力在别人巨大的财富那里太卑微,有种勺子挖山的感觉。

上一篇文章《结婚率走低这个事,还比较麻烦》也提到过这个问题,算法把大家的伴侣预期提上去了,现实却找不到那么一个人,于是一堆人选择了不婚。

社交媒体的算法最无情的地方也在这里,它用一堆别人精心拍出来的视频包围你,把全世界最精彩的东西都塞进你手机,却没给开门的钥匙。得了一种“我本应如此”的病,却没给你治疗的办法。最惨的不是没吃过肉,是闻过肉香还得天天啃馒头。如果还是更惨的,那就是天天看着肉啃馒头。

那有啥解决办法吗?

也不需要解决,毕竟也不是啥大问题,再咋说也改变不了“00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幸福一代的现实。

只是要注意到一点,真有钱的人不会整天在你面前炫自己花花绿绿的世界;那些看着不经意拍出来的视频,都是他们反复拍几十次才让自己看起来不经意。

积极配合治疗自己那个“自己本该如此”的病,还有“看不上自己拥有的,整天垂涎得不到的”,这些都是病,得电。而且治不好之类病,就算将来有钱了,依旧随时可能会败光。

也不止00后,很多人都有这种病,能治的只有时间。TED的一个演讲里确实提到,应该大幅降低线上注意力,少去偷窥别人生活,转向线下,出去溜达溜达,看看现实啥样,让脑子慢慢回归现实,时间长了就自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