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东新区杨高北路1188弄小区突发电力故障,336户停电816户停水,29个小时后,应急发电车紧急送电……所幸物业、居委会和开发商及时响应,居民们才有条不紊地度过了两天“兵荒马乱”的日子。开发商紧急采购价格高昂的高压配电设备,4天后,断电风波才彻底解决。
而这次风波暴露了小区两大“隐疾”:28年来,小区的配电间设备竟一直未移交电力公司,小区住宅内部的供水系统也未移交给自来水公司。
突发故障 电力中断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该小区的建设跨度时间较长,一期交付于1997年,二期(有两个阶段)交付于2017年和2023年,三期则交付于2024年6月。
2月11日下午3点左右,小区一期突发电力故障,这让在家的一期居民措手不及。“差不多2个小时后,家里照明恢复了,但水龙头一直没水,电梯也长时间停摆。”
傍晚时分,居民下班,发现要爬20多层楼梯才能回家,都傻了眼。紧随其后的还有吃饭问题、洗漱问题,以及第二天重新面临的上下楼问题。
管理该小区的上海互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紧急排查的结果是,小区一期地下室内的配电间内发生电力设备故障。
电力故障后,多方人员进行现场设备检查
一期336户全部停电:户内停电,公区6部电梯停电,3组水泵停转(停水),地库陷入黑暗。
此外,该配电间内有一路电路接向了二期地下车库,导致二期地库也停电了,还有3组水泵停转,二期(一阶段)的480户顿时也同样遭受了停水的困境。
经抢修,大约2个小时后,一期户内供电恢复,但公区供电暂时无法恢复。
物业居委 送水借电
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停电事故发生后,他们立即安排员工给二期(一阶段)480户人家送去瓶装水,一共送出1900多瓶,一直送到次日凌晨4点。
与此同时,居委会的社工们也紧急投入到“送水行动”中。
居委社工爬楼梯送水
居委会负责人说,有的人家有婴幼儿,冲奶粉遇到困难;有的人家有血透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喝水;此外,还有诸如孕妇、老人、病人等,都不能断水,他们都一一送上。
据初步统计,一共送出360多瓶。
居委社工爬楼梯送水
此外,还有工作人员驻守电梯口,向居民做引导和解释,防止次生意外发生。
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开发商上海侨福外高桥置业有限公司紧急联系了临时发电车,2月12日晚上,一期公区供电得到临时恢复。
发电车助力两天
据物业介绍,此次配电间设备故障,系高压配电柜设备老化,发生短路。这些设备已经使用28年。
有居民向记者透露,去年一期也曾发生过停电事故。
由于简单的零件更换已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开发商采购了新的高压配电柜。经安装调试,于2月15日上午11点左右上线供电。
杨高北路1188弄一期
配电设施 并未移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事件也使该小区(一期)的特殊情况暴露了出来。
据上海侨福外高桥置业有限公司反馈,小区一期建设于1996年,交付于1997年,最初是作为外销房建设的,后来转为普通商品房。这里的配电间及所属配电设施的权属,归开发商。这也是居民所说的配电间20多年未交付给供电公司的真相。
而小区二期、三期的配电间,则归属电力公司。
居民们认为,配电间移交给电力公司,有助于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应急维修。
开发商也在考虑这一建议的可能性,但需征求电力公司的态度。居委会则回复,此事还要咨询相关政策法规,目前没有明确消息。
新的高压配电柜已经投入使用。陈浩摄
水费价差 入不敷出
配电间的权属差异,对居民用电和支付电费并没有实际影响。但一期建设配置的另一“隐疾”:小区住宅内部供水系统的移交,则没有那么简单了。
属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到,一期的水表是一个“大水表”。开发商根据大水表的读数,向自来水公司缴纳水费。而物业则根据大水表分流到每家每户的小水表数据,向各户征收(代收)水费。
一期原是外销房,开发商向自来水公司缴纳水费,是按非居民用水的标准进行的;物业向居民代收小水表的费用,则按居民用水标准。
物业公司透露,2023年6月起,一期大水表已经转到物业公司名下。物业向自来水公司缴纳水费,实际按非居民用水价格5.99元/立方米进行,而物业向居民收费,则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水价(第一阶梯)4.05元/立方米操作,两者存在差价。
这使得不管是开发商还是物业公司,在水费这一项中,每次都要“倒贴”进一大笔钱,入不敷出。
与之形成差异的是,小区二期、三期的住宅内部供水系统是移交给自来水公司的。
为此,一期的居民们呼吁,为了保证小区一期用水的水压稳定,日常保养到位,维修响应迅捷,小区一期的住宅内部供水系统也应移交给自来水公司托管。
但这一移交的前置条件是,需小区一期所有居民100%同意。自来水公司的接收意愿也很重要。如果进行移交,住宅内部供水系统需重新改造,重新安装小水表到户,且改造主体并非自来水公司。若自来水公司接收后,将按居民用水标准收费。
小区的水电管理能否如居民所愿?“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原标题:336户停电,816户停水!沪上小区“28年隐疾”,触发“最紧急状况”
栏目编辑:李晓明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