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下届大选热门人选中,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支持率居首。Realmeter受网媒《能源经济新闻》委托,于近日面向全国18周岁以上选民1000人进行了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李在明以43.3%的支持率居首。其后依次为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18.1%)、首尔市长吴世勋(10.3%)、大邱市长洪准杓(7.1%)、执政党国民力量前党首韩东勋(5.7%)等。

在外界十分看好李在明的关键时刻,他公开亮明对华立场。李在明近日坦言,韩国不能疏远中国,理由是韩国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巨大代价。他指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必须调整对华强硬的态度。虽然李在明声称,韩国仍将继续加强美韩安全联盟,并发展美日韩三边关系,但他涉及中国的表态仍然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李在明的对华态度更加理性和务实,这一点,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分析认为,如果李在明上台,中韩之间紧绷的关系可能会迎来转机。



尹锡悦(资料图)

回顾过去几年,尹锡悦政府在外交上完全倒向美日,无论是放弃在殖民历史问题上对日本的追责,还是积极参与美日韩军事合作,都导致中韩关系恶化。而且在戒严事件发生之后,尹锡悦一度试图拉中国下水当“替罪羊”,不久之前,尹锡悦的支持者甚至还试图强闯中方驻韩大使馆进行恐袭。面对这样的局势,李在明在当下选择对华示好,显然是出于务实考量,既与尹锡悦的上述行为划清了界限,同时还能修复因尹锡悦政府过度依赖美日而受损的对华关系。

面对韩国递来的橄榄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已定调:“欢迎韩国以诚相待。”但这不意味着无底线包容。从萨德危机到半导体制裁,中国对韩国“吃饭砸锅”的忍耐已到临界点。李在明的务实作风确实带来新希望。



李在明(资料图)

近日,韩国国会举行投票,以168人同意、0人反对、0人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关于“敦促韩国代总统崔相穆任命宪法法官马恩赫”的决议案。该决议草案的通过,意味着关于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的步伐正在加快。为什么这么说?这主要是因为宪法法院法官的数量,与尹锡悦弹劾案结果密切相关。

尹锡悦的律师当晚暗示“或将作出重大决定”,引发其可能主动辞职的猜测,这一举动被视为加速弹劾案审理的关键一步。九名法官的组成可能会提高弹劾案通过的概率,尹锡悦的政治生命正悬于一线。当尹锡悦深陷泥潭时,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正上演政治奇迹,2023年9月,李在明曾进行了长达24天的绝食抗议,反对尹锡悦政府的对日政策。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不到两年后,他会成为韩国下一任总统的热门人选,远超其他潜在候选人。


尹锡悦(资料图)

李在明一旦上台,可能会为韩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带来新的变化。他的政策走向不仅关系到韩国的内政改革,也可能影响中韩、美韩关系的未来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李在明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影响区域稳定的关键因素。韩国政坛的这一场风波,不仅关乎尹锡悦的政治命运,更是在全球政治版图上投下了一个新的变数。在李在明的领导下,韩国能否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复苏,以及如何处理与周边大国的关系,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焦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