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山出现2月下旬暴雪,凸显寒潮与暖湿气流的交锋
2月20日到21日,黄山气象站(海拔1800多米)迎来了一场重磅暴雪,24小时内积雪深度达到了11厘米,完全刷新了当地的降雪纪录!这场暴雪的来临,带来了漫天飘雪的美景,但也让当地的气候急剧变化。然而,虽然降雪量可观,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较弱,雪花一旦下落到500米左右的高度,就开始融化成雨。最终,这些雪花没有在地面上停留,而是变成了冷雨,飘洒下来。这种雨雪混合的天气,给浙江山区的其他地方也带来了类似的情形。尽管高山上的积雪达到了暴雪量级,低海拔地区却只能体验到冷雨。
这场暴雪虽然只在山顶形成,但由于浙江、江西、闽北等地的中到大雨持续下了好几天,积累的降水量已经基本弥补了2月以来的降水欠账。尤其是像江西和浙江这样的地方,几乎迎来了今冬最强的一波降水,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基本解决了这些地方的干旱问题。对于这些降水量不足的区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2. 南支槽再度发威——新一轮降水即将袭来
然而,暴雪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结束。新一轮的南支槽开始东移,并且将与冷空气碰撞,造成更强的降水。随着天气系统的变化,贵州、广西等地的降水逐渐加强,并且天气变得愈加寒冷。此时,东北的大横槽开始南压,冷空气进一步增多,冷暖空气的剧烈对撞使得天气变得不稳定。特别是在2月21日,华南沿海的回暖趋势终于戛然而止,气温出现了急剧下降,广东中西部和桂东南的气温在短短几小时内骤降了6到12度,直接从初夏般的气温降回春天的温度,让人感受到冬春交替的强烈对比。
与此同时,这波降水并不会就此收尾。反而随着寒潮的推进,预计到2月21日夜里至23日,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将迎来更大范围的降水。这次降水的范围将从江淮西部到江南、江汉、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南和东南地区。尤其是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和云南南部等地,局部降水量将达到25-35毫米,强降雨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降水强度的增加意味着部分地区会出现大范围的积水,出行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避免在周末的降水中受到影响。
3. 浙江山区或再迎大雪,大范围回暖蓄力反攻引发强对流天气
在东北大寒潮渗透的东路冷空气持续打压下,这周末东部地区气温持续低迷,特别是对于浙江山区的居民来说,2月22日到23日的降水有可能再次带来大雪。根据超级计算机预测结果显示,浙江的部分山区将出现大雪,这个区域可能会在这波降水中再次迎来暴雪和冻雨的洗礼。尤其是在高山区域,气温较低,湿气充足,这样的天气条件极易引发大雪。对于这些地区的居民来说,需要格外注意道路的积雪,可能会出现交通中断的情况。此外,山区由于降雪的叠加,也可能出现一些次生地质灾害,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
很显然,北美洲西风带冬季风暴引发的能量频散开始冲击到青藏高原南侧,引发南支槽的活跃,未来几天南方降水将持续,而北方地区的冷空气依然会持续推动寒冷天气的到来。尽管降水频繁,但由于气温的波动较大,温暖的阳光短暂出现后随即被寒冷的雨雪替代,天气状况依然极为不稳定。不过从25日之后,强南支槽开始靠近后,一次剧烈暖平流爆发将让大范围的回暖迅速反攻,南方多地气温很可能迅速冲击到20度以上,甚至华南江南南部部分可能直冲30度以上,届时大气能量聚积可能引发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春雷滚滚还请各位提前关注。
对于这些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交通出行和防灾减灾方面。雨雪交加的天气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气温急剧变化的区域,大家务必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确保安全度过这一段多雨湿冷的时光。而随着春天的临近,南方的气温会逐渐回升,但目前的降水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需要提前规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