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下集》这部台剧,一开始出圈,靠的是金句。
第一集上来就有这样的台词。
“你看别人结婚会想结婚吗?”
“你参加葬礼就会想死吗?”
如此酷劲十足的回怼,确实非常吸睛。
柯佳嬿主演、网飞出品、女性题材,聚焦的又是已婚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怎么看,似乎是又一部爆款台剧要问世了。
但也只是似乎。
豆瓣7分左右的评分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
首先得说明的是,这部剧绝对不算是烂剧,质量不差,就可看性而言,至少要好过百分之八十的内地同题材剧集。 演员颜值和演技兼具,故事虽然略显狗血但还算有点趣味,每集都会出现的金句,更是足以让它凭借台词截图就能在社交网站刷屏。
然而,它距离《俗女养成记》那样的佳作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言以蔽之,这部剧先锋的一面,就只停留在了那些金句上面,对于婚姻问题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让观众看到了矛盾,却又以不痛不痒的方式解决。
剧名《童话故事下集》,就已经点明了叙事的重点和创作者的野心。
童话故事上集的结局是什么? 王子遇到了公主,从此开始了幸福生活。
下集的故事会是怎样呢?
王子公主结婚之后,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王子他妈会是恶婆婆吗?如果公主不想生孩子王子的亲戚会催生吗?王子和公主如果想换个城堡居住能凑够买城堡的钱吗?王子如果睡觉打呼公主能忍受吗?
《童话故事下集》这部剧,讲的正是柯佳嬿饰演的宜玲与刘以豪饰演的学友结婚后的生活。
第一集,《童话故事下集》开篇倒是让我们看到了几分现实题材剧集的凌厉与狠辣。
凌晨五点闯入儿媳房间收内裤的婆婆,鼾声如雷却永远“长不大”的妈宝丈夫,以及永远需要“重洗三遍”的碗碟。这些细节确实精准踩中现代女性的痛点,柯佳嬿饰演的林宜玲在洗碗池前翻飞的白眼,俨然成为万千主妇的精神图腾。
紧接着的几集,剧情也的确在往矛盾深化的方向发展。女主想和丈夫搬出去自己住,却迟迟得不到正向反馈,夫妻俩辛辛苦苦攒的钱,却被丈夫拿去借给了自己的舅舅。
两人也分别存在着精神出轨的迹象。女主宜玲下载了交友软件,并且找到了灵魂伴侣,相谈甚欢,在遇到了楼下药店的鲜肉药剂师后,她似乎也找到了恋爱时才有的感觉。
丈夫学友也和同事小鹿日常出双入对,他对单身妈妈小鹿关怀有加,怎么看怎么距出轨都只有一步之遥。
但种种细节其实已经暗示了我们,这部剧要拍的恐怕不是婚姻的分崩离析。
因为在编剧的设定下,男主曾学友虽然妈宝虽然不会做家务虽然睡觉打呼上厕所不关门虽然对女主想要搬出去自己住的诉求只能给出模棱两可的回应虽然对女同事嘘寒问暖看上去不清不楚,但他依然是个“好老公”。
是的,哪怕宜玲日常有想离婚的冲动,哪怕她被婆婆搞得几乎抓狂,她却依然时时为丈夫动心,因为丈夫会制作两人专属的表情包,会记得两人的纪念日并设计小浪漫,当然,我相信刘以豪的颜值和身材也是拯救婚姻的重要原因。
在外人看来,学友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婚对象。 后几集里,宜玲和前男友聊天,对方提到学友,也表示,他希望宜玲能嫁给一个不太好的人,然后离婚,自己就可以重新追宜玲,但学友脾气太好,是个让人完全讨厌不起来的人。
当剧集想要呈现出两人的婚姻尖锐矛盾的同时,也已经在悄然缝缝补补。
我们眼看着宜玲和药店男产生火花,学友与小鹿差点乱撞,编剧却祭出了“子宫觉醒”的魔幻设定——没有怀孕的女主突然产生生育渴望,这种生理异变式的叙事,与其说是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不如说是将生育焦虑异化为某种不可抗的宿命。
宜玲子宫发出声音表示“想生”的那一刻,堪称年度华语剧第一黑场面,虽然这一年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不会有更多场景能比起那个瞬间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这也体现出编剧在创作上的无能,面对婆婆的催生,编剧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简单粗暴,就是让女主自己想生了,而且是看到别人的小孩自己就也想要个小孩了。
您不是说过“参加葬礼难道会想死”金句的人吗?
丈夫学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于是,编剧给宜玲找补了一句:
“他不一定是个好老公,但一定是个好爸爸。”
怎么就一定了?您都觉得他不是个好老公了,凭什么相信他是个好爸爸?这个“一定”对孩子负责吗?
编剧这样编完之后可能又觉得不太对了,于是,更简单粗暴的处理来了,学友患有无精症,生不了。
或许,这就是对妈宝男最严厉也最吊诡的惩罚了吧。
更吊诡的是,剧中所有“反传统”设计最终都滑向传统叙事轨道。当女主在交友软件邂逅灵魂伴侣时,剧情本可借机探讨婚姻制度与精神需求的冲突,却用“家庭羁绊”的万能胶强行弥合裂缝。
就像婆婆重新洗碗的动作,表面是洁癖,实则是父权秩序对家庭空间的绝对掌控——擦亮的是碗碟,巩固的是“女主内”的千年铁律。
剧情在后几集,也朝着让观众目瞪口呆并深感失望的走向发展。
为了让男女主角重归于好,抛开种种矛盾幸福生活,编剧在后几集集中解决两人的“出轨问题”。
女主和药店男的暧昧,通过揭开药店男中央空调人设真相的方式了结,男主对小鹿的照顾,则只是归结于“人好”,编剧还专门用一场醉酒戏让男主借着酒意到小鹿家亲口拒绝了小鹿。
说实话,虽然小鹿在剧中存在“知三当三”的潜在可能,但我甚至有点同情小鹿,同情是因为共情,因为作为观众,我们和小鹿一样,都只是男女主play中的一环。
最大的反转也最后一集到来,原来,宜玲用交友软件找到的灵魂伴侣,正是丈夫学友,明里宜玲对丈夫又是嫌弃又是愤怒,时时想要离婚,暗里她精神出轨的对象,却正是丈夫本人。
编剧在写出这样的反转后或许会自信一笑,觉得自己真是个处理戏剧冲突的天才,但这样老套狗血的设计,只会让观众把白眼翻出天际,让这部剧现实主义的外衣被彻底撕碎。
当我看着大结局时夫妻俩骑着车讨论晚上吃什么时,我想到的是那些以包饺子结尾的春晚小品,是的,结局很圆满,这哪里是童话故事下集,明明是伪装成恐怖故事上集的童话故事上集,本质上,这部剧正是娇妻文学的变体,它像极了一类常见的小红书账号:
在连续发布了十几条吐槽丈夫的帖子后,突然发出了丈夫为自己庆生的帖子,炫耀了转账截图,没几天,又开始晒娃了。
说得难听一点,这部剧打着“撕开童话糖衣”的旗号,骨子里却还是个裹脚布翻新的老套路。就好比编剧抡起榔头砸碎公主的水晶鞋,结果从鞋里掏出一本《女德》,还硬说是女性觉醒指南。
好在柯佳嬿真的是那种能把戏撑起来的好演员。
那些金句,也只有让她来说才最有效果。
她那张脸,奇妙地混杂着生命力和厌世感,总带着种“老娘看你演戏”的微表情,她将黑色幽默演绎成带血的冷笑:面对丈夫震耳欲聋的鼾声时,她抽搐的嘴角既是对荒诞婚姻的嘲讽,也是对自身困境的自嘲;当婆婆凌晨突袭收走丈夫内裤时,她睡眼惺忪中的惊愕与无奈,精准复刻了千万儿媳的集体创伤记忆。
但演技越好越凸显剧本的苍白。正如她在浴室怒砸披萨的荒诞戏码,柯佳嬿越是用力诠释角色的挣扎,越暴露出剧作对现实矛盾的无能为力。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