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强”的脱毛仪,真的能实现永久脱毛吗?除了技术本身距消费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外,家用脱毛仪产品,暴露出的广告宣传与实际效果夸大、虚假问题,也不容忽视。
作者|孙天宇
编辑|cindy
2700多年前的卫国公夫人庄姜,绝不会想到,在二十多个世纪后,她会成为众多女性消费者心驰神往的对象,并引领一场身体美容风潮。
这一切,皆源于那句不知出自谁手并被收录在《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她的美貌,更成为现代女性对完美肌肤的向往。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身体护理上投入真金白银和大量时间精力,脱毛仪行业也从一个曾经“私人”且“小众”的冷门生意走向爆火,成为美容美体行业中一枝独秀的存在。
2月17日,脱毛仪品牌Ulike举办“地表最强”发布会,推出新一代脱毛仪Pro 10等3款产品。根据Ulike说法,凭借独特的“SHR超级脱毛2.0技术”、四大核心技术标准、六大顶级科技,或将实现真正的永久脱毛。
图:Ulike新品发布会
然而,当一件平常之事被披上商业外衣,欲望便如潮水般汹涌上涨。乱象,也悄然生根。脱毛仪生意蒸蒸日上表象之下,隐藏着种种无序与混乱。
01
技术欠佳,痛点难除
我国脱毛仪市场已成长为一个近百亿规模的高增速市场。据观研天下统计,2022年我国脱毛仪市场规模高达92.87亿元,同比增长21.6%。智研咨询预测,到2026年,涵盖脱毛仪在内的中国美容美体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
QYResearch调研也显示,至2031年,全球家用便携式脉冲光脱毛仪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74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1%(2025-2031)。
庞大市场规模及迅猛增速,源自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身体护理意识的提高。在旺盛市场需求推动下,各家品牌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加大投入,力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素有“全球毛囊清道夫”之称的行业领军品牌Ulike为例,过去5年间,该品牌持续推出新品,每一次都能引发新一轮市场热潮。
2019年,Ulike将蓝宝石冰点技术应用于家用脱毛仪,推出了可改善脱毛后灼热感的家用蓝宝石冰点脱毛仪Air。2020年,升级第五代脱毛仪,将“蓝宝石冰点”科技专利及双通道散热专利融合,官方称该产品可将肌肤表皮温度冷却至10℃-40℃,避免出现高温损伤。2022年推出第七代蓝宝石冰点脱毛仪Air3,同样专注于冰点专利。
此外,最新发布的Ulike Pro 10更是搭载了Skin Care蓝宝石冰护科技,进一步提升了脱毛的舒适度。
由此来看,Ulike已成功将脱毛过程中的高温热损伤降至最低,解决了脱毛过程中的皮肤灼烧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脱毛效果的提升上,似乎并未有突破性的技术革新,仍有诸多用户痛点未能满足。
消费者在使用脱毛仪时的核心需求,集中体现在脱毛效果上。根据《2024天猫脱毛仪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显示,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脱毛仪是否脱得干净,其次是脱毛后是否会留下黑点,这直接影响皮肤的美观度;同时,消费者还关注脱毛后再次生长的毛发是否会变细软、生长速度变慢,甚至不再生长。
《2024天猫脱毛仪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提及“Ulike脱毛仪”体验效果时,部分用户均出现“避雷”的表述。用户提及的问题包括使用脱毛仪后,皮肤上会残留黑点。还有部分用户表示在使用过程中,仪器发烫非常严重,会感受到明显疼痛。以及每次使用都要分多次等待机身冷却,全身脱毛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快速脱毛的需求。
图源:某社交平台
从技术角度看,当前市场上的家用脱毛仪大多采用强脉冲光(IPL)技术。IPL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脉冲方式发射强光,让光能被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破坏毛囊,达到脱毛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黑素对长波光的吸收较低,也就是说,这种技术对肤色较深或毛发较浅的人群来说脱毛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有皮肤科医生提醒,乱脱毛发并不可取,因为毛发含有皮肤、毛囊的干细胞,能促进皮肤修复和毛发重生,维持皮肤颜色。
更关键的是,脉冲光在表皮的冷却时长与色素密度相关。因此,肤色较深的用户在使用IPL脱毛仪时,可能会因散热时间更长而感受到更强烈的疼痛和烧灼感。由此来看,脱毛仪的效果因人而异,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虽然Ulike在最近推出的新品Pro 10,采用了包括SHR超级脱毛2.0、双灯管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官方称能够高效去除粗硬毛发并抑制毛发生长,还可智能识别肤色。但业内人士称,这些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是对现有冰点技术的优化,还是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脱毛效果突破,仍有待市场检验。
当然,这不仅仅是Ulike一家的问题,包括beautigo、极萌、飞利浦、jovs等,都存在类似大量的“踩雷”问题。不过,由于Ulike市场占有率最高,相应用户投诉也最多,以“黑猫投诉”为例,Ulike投诉1415条,极萌投诉446条,jovs投诉 327条,涉及“脱毛仪无效”、“货不对板”、“脱毛仪造成皮肤受损”等问题。
02
夸大效果 ,虚假宣传
除了技术本身距消费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外,家用脱毛仪产品暴露出诸多广告宣传与实际效果夸大、虚假问题。
许多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频频使用“永久脱毛”“医美级”“史上最强”“地表最强”等绝对化或误导性词语。然而,当消费者将产品带回家后,往往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内容相差甚远。
2023年6月,宝洁旗下品牌博朗脱毛仪因宣传“永久可见脱毛”,被英国广告标准局(ASA)裁定相关广告被禁。ASA认为,这样的表述极易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可永久防止毛发再生。
同样,致力于“让商用美容仪器家用化”的以色列品牌初普,在2022年,因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皮肤烫伤,主动召回18万台相关产品。并曾因“医美级”等误导性广告词被市场监管处罚。
在国产家用脱毛仪市场中,Ulike作为头部品牌,其表现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但其也曾连续多年因虚假宣传和广告违规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2022年4月,Ulike的广告发布方因发布“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的低俗广告,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罚款50万元。7月,Ulike因广告内容低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30万元。
同年12月,Ulike关联公司浙江由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在网店广告页面中使用“已帮助300万+用户成功脱毛”“无蓝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非冰点脱毛光到达皮肤的温度是70°C—100°C”等无法提供依据的虚假表述,被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7.5万元。
除了频繁受到监管部门处罚,Ulike在广告宣传中曾多次承诺的“两周见效”“永久脱毛”与实际效果也相差甚远。许多消费者反映,即使按照产品说明使用数月,毛发仍会继续生长,且效果并不明显。
“会抑制毛发增长,如果想要有效果必须连续使用很久,(但)很多人坚持不到。”有Ulike家用脱毛仪使用经历的消费者向“极点商业”表示,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毛发确实变细软了,但该消费者并未提及毛发不会再生。
家用脱毛仪用户体验
此外,家用脱毛仪的使用流程也相对复杂,让消费者感到疲惫。据消费者陈述,每次使用前要先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并使用脱毛膏去除较长体毛,在使用脱毛仪的过程中,为防止强光刺眼还需佩戴眼镜,整体使用结束后再涂抹身体乳为皮肤保湿。“这套流程就很复杂了,(使用结束)已经累了。”消费者J女士如是说道。
事实上,全球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曾对外坦言,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家用的IPL脱毛设备,都无法永远去除毛发。这一观点再次印证了诸多脱毛仪品牌在广告宣传中的虚假承诺。这些虚假承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家用脱毛仪市场的公信力和健康发展。
03
“严监管”时代, 乱象何时止?
在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频发的背景下,行业监管政策的收紧正为家用脱毛仪市场带来新的转机。但乱象何时能止?仍无确切时间。
早在2018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通知,明确将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界定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自2023年1月1日起,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一规定标志着家用脱毛仪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在使用家用美容仪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性问题,52.5%的消费者表示担忧家用美容仪缺乏相关的医疗器械认证。其次,有47.2%的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及实际使用效果存在疑虑。
一位消费者就在“黑猫投诉”表示,2024年10月23日在Ulike官方旗舰店下单了脱毛仪,10月25日签收后当天开始使用,脱毛地方出现疼痛灼伤感、皮肤发炎、严重发黑、斑点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后是造成皮肤损伤,形成黑色斑点黑色素。”Ulike不承认医院检测,让我自己去检测机构检查,证明这是仪器造成的损伤。”不过,上述用户称,并不清楚哪里有这种被认可的检测机构。
“脱毛仪行业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迎来了新格局,伴随着准入门槛提升,产品更安全有效,宣传更规范,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阿里健康平台事业部器械行业负责人周炜彦认为,伴随着颜值经济的热度攀升,居家脱毛心智加深,以及行业监管的完善,脱毛仪行业将迎来更稳健、可持续的增长新周期。
然而,尽管监管政策不断收紧,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但家用脱毛仪市场仍存在一些监管漏洞。
目前,行业主流品牌如Ulike、极萌、JOVS、小猫安妮等已提交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但至今尚未取得正式的医疗器械注册资质。
根据规定,未取得注册证的产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品牌可能仍在销售未完成注册的产品。这种“未批先售”的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其次,医疗器械注册的审批流程复杂且耗时较长。从提交申请到最终获得注册证,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使得一些企业可能利用过渡期政策的模糊性,继续销售或推广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而一些小型企业或尚未形成市场规模的新兴品牌,很可能在行业还未实现监管落实的时期,通过虚假宣传、伪造资质等方式逃避监管进行获利。
用户从不是在今天才开始进行从“悦人”到“悦己”的转变,家用脱毛仪行业也并非一夜之间才暴露出乱象与问题。现实是,看似火爆的市场,背后是信任的过度透支。想要获得健康可持续的行业未来,还需要突破性的技术研发、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营销竞争行为,家用脱毛仪才能真正成为消费者“悦己”的可靠选择。
出品人:黄枪枪|直达热线 13452396140
(请标注公司、职位)
独到观点、独立态度
见证中国商业生态进化、重塑与未来
往期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