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随着Yakult Brothers战队(以下简称YB)在梦幻联赛25赛季的第二轮加赛中不敌Liquid,队伍最终无缘小组出线,以并列第9-10名的成绩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欧洲之旅。

从1月22日落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YB战队接连参加了Fissure裂变天地S1、BLAST Slam II和梦幻联赛25赛季三站正式比赛。由于PGL瓦拉几亚第四赛季和FISSURE宇宙第四赛季的中国区预选赛时间和梦幻联赛25赛季的开赛时间接近,无法返回国内参赛的YB战队不得已只能选择从西欧赛区的海选打起。

过去一个月,YB战队在欧洲参加了三项大型赛事,最好成绩是BLAST并列第5-6名,整体成绩比另一支中国队XG要好上不少,两个地区预选赛也都进入了最后阶段,只是输在了临门一脚上。相比于出国前他们在PGL瓦拉几亚第三赛季中国区预选赛连续被Tidebound战队零封,队伍的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


把时间倒回到五年前,那时的中国DOTA2尽管统治力较过去有所减弱,但依旧处在第一梯队,和西欧赛区并驾齐驱。然而新冠疫情的到来,使得在那之后的几年里线下赛事数量骤减,这让本就面临语言障碍的中国战队和选手丧失了线下赛这一宝贵的和来自其他赛区战队、选手交流的机会。

人才凋敝、青黄不接只是表象,中国DOTA2没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交流的减少,进而导致游戏理解全面落后于西欧和东欧赛区。

上赛季结束后,我曾和一位现役选手有过深入交流,我们一致认为对于现阶段中国DOTA2战队来说,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想要出成绩就必须定期前往欧洲进行集训拉练。

就像TYLOO俱乐部的CS分部那样,队伍几乎每年都会前往欧洲进行集训,参加欧洲当地的比赛,为此甚至不惜放弃参加国内赛事的机会,为的就是寻求和欧洲一线强队交流和训练的机会。

尽管此番YB战队在欧洲的集训更像是被迫为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此讨论海外拉练这件事。

事实上,“拉练”一词最早起源于军事训练,是军队为提高战斗素质和实战能力而设计的训练方式,包括长途行军、野外生存、战术演练等内容。当“拉练”一词被借用到体育领域时,本质上也是为了提升队伍和队员的技战术能力和赛场表现,而训练内容同样包含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对于不同对手比赛风格和强度的适应以及对比赛环境和场地的适应。


以足球为例,早年间,为了提升我国职业足球水平,中国足协曾多次组织年轻球员前往欧洲、南美等足球强国进行学习和拉练。而在中超联赛进入休赛期后,俱乐部们也会选择将集训地点定在欧洲。

大多数情况下,拉练是为了新赛季演练战术、储备体能,因此高强度、针对性是两个必备要素。除此之外,前往海外拉练也能够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加强和国外俱乐部的合作和交流。

回到DOTA2,过去中国战队赖以成名的中后期团战不再具备优势,欧洲战队的选手不仅在小技术和对线细节上更加细腻,对游戏的理解同样大幅领先我们。前往欧洲集训,不仅可以和一线战队进行诸如对线、BP等针对性的训练,还能够通过在欧服打天梯路人,开发更多的比赛套路。

天梯路人是职业比赛的土壤,许多职业比赛中出现的套路,都是由路人玩家开发出来,最终在职业赛场上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的。过去几届TI已经证明了,欧服庞大的玩家群体和高水平的天梯路人对提升赛区整体强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中国DOTA2不再拥有这样的土壤,那么走出去,换一个环境和土壤,或许是让中国DOTA2重新回到争冠序列最有效的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