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上海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新华出版社支持,上海市崇德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承办的“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云南省百校千师心灵园丁公益培训项目总结活动”,2月18日下午在云南昆明举行。
来自上海、云南两地的心理学专家,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开展主题研讨;对前一阶段在云南昆明、文山、昭通、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开展的“百校千师”心灵园丁公益培训进行总结,并向昆明各区县教育管理部门赠送了新华出版社、崇德研究院联合出版的《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
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央重视、群众关注的一件大事,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今年也是该计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经新华出版社与崇德研究院共同倡议,在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百校千师”心灵园丁公益培训应运而生。
据统计,自2023年7月启动至2024年12月,“百校千师”心灵园丁公益项目,已在全国多地连续实施18个月,累计开展11场线下公益培训活动,其中覆盖云南省昆明市、文山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等地区。活动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为全国近3000名中小学教师及德育骨干提供专业培训,并通过“同上一堂心理课”等线上课程惠及师生家长逾300万人次。项目配套出版的《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已面向教育系统赠送超5000册,有效助力一线教师心理辅导能力提升。
该项目以扎实的课程内容、务实的公益行动和广泛的社会联动,受到参训教师、受援学校及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成为推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创新实践范例。昆明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高富英在总结交流时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学校更要育心护航,培养阳光健康的学生。来自昭通市昭阳区教体局心理研究室的马兰柳主任认为,公益培训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丰富翔实的案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一下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心门”。
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的心理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梁宁建,海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邓光辉,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贺雯,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中心主任王啸天,与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滕燕,分别围绕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根铸魂”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积极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法律视角下的反校园欺凌,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家校沟通策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解析。
百余位来自昆明各区县与云南部分地市州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并与沪滇两地的专家现场互动。听众就学校心理咨询资源配备不足的应对措施、学校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育人育材、如何通过菜单式流程式的方法来开展班主任心理疏导工作等热点话题,与滕燕、邓光辉、梁宁建三位教授进行了交流。
主办方昆明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红昆在研讨会上讲话,他说,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开展的主题研讨,以及对现实工作中的答疑都非常精彩。他希望各区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完成市委政府的基本要求。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毛爱民在研讨会上表示,国泰君安基金会将继续关注教育公益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并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教师得到成长,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崇德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红娣在接受采访时说,本次“百校千师”总结会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对话研讨更是一个“加油站”,为未来的公益培训加油助力。赵红娣院长表示,将根据当地的特点、总结前面的办班经验,吸取一线教师的反映和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公益培训内容,浓缩心理学理论及操作的精华,帮助老师们建立一个注重实操性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框架,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生的心理挑战,帮助克服困难、激发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原标题: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昆明举行:百校千师公益培训结硕果
栏目编辑:杨洁 文字编辑:曹博文
来源:作者: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