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今年要求读二硕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了,主打一个一年待不够,或者先延缓就业问题,或者是为其他比如凑永居计,不少学生就选择多读一年硕,拿双学位。
这也算留学的新姿势了,别看现在出国留学的人看上去增量没有了,还在衰减期。但选择出去读的,基本又有另外打算。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读二硕了?有什么好处?今天我们聊一下这个。
No.1 刷更好的学校
大多选择读二硕的学生都有个朴素的初衷,就是刷更好排名的学校。读一硕的时候,可能因为本科成绩问题,语言门槛问题,或学校问题,被好的英国大学的门槛给限制住了。
只能被迫去一个专业还可以,但学校排名一般的学校。然后读下来感觉都不错,只不过,回国的话,学校排名仍是不够看。心中还藏着一个名校梦,当然,这点家里都是极其支持的。
然后想继续刷一下好学校,读二硕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二硕可以曲线救国的覆盖掉你本科学校不在list,或者成绩一般的问题。申二硕会主要看你一硕的成绩,其实拿merit分数就够用了,至于你能拿到distinction就更猛了。能申到的学校上限就更强一点。
特别是有些学生有G5梦的,都可以依靠二硕曲线救国申请到。我有好几个学生都是这么完成名校逆袭的,一硕york,二硕去ucl读的。还有一硕Glasgow,二硕去Cambridge的。还有学生是一硕曼大或本身是ucl的,二硕是去剑桥或牛津的。
读二硕的时候,很多学校可能就放弃专业了,单纯的是为了学校而去。想法很纯粹,就是解决自己学校厂牌的问题。这种道心坚韧的做法往往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No.2 一年待不够,换个专业互相搭配辅助自己!
很多人觉得英国一年硕水是因为学制短,其实人家只是把2年的课程压缩了你一年要完成而已。水不水这个点,之前说过很多次了,看学生自己的,真的是丰俭由人的。
不过,一年这个时间,很多学生呆下来的确觉得不够。就我都没待够,签证时间就可能到了。毕业了就要考虑就业问题了,这点很难受。很多学生还不想这么早进入社会就业的,况且现在就业行情也没以前好。能推迟一下就业也好。顺便再多读个专业方向,加强下自己的专业技能储备。
就我观察下来,有很多本身就是名校的学生他们也读二硕,他们选二硕往往是一硕为了学校放弃了专业,二硕又想把专业捡回来的。或者读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读个能和本专业搭配的专业。比如读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的,很喜欢读个心理学或商业心理学这种课程来做辅助。还有的读理工科的,想读个商科专业来转换下自己思路,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里面是不是可以商业化的可能性。
其实这种转换是很有必要的,是一个对自己所学东西互相梳理以及互相验证的过程。你看现在英国也不禁止你读多个硕士,你现在读三个硕士都可以,也没了之前专业不能cover一半的说法了。你想怎么读就这么读。
No.3 为读博做准备!
还有很多学生读双硕是为了读博做准备的,就在一硕期间,可能进度太快了,他们刚刚适应生活,适应好学习强度和学习方法。可能就到第二个term,那时候课程量大,学习强度大。很多东西都没时间准备。
尤其是准备申博的同学,你要申博,直接一年硕去转时间很尴尬的。好多都来不及,需要一点桥梁时间。还有些就是单纯的连研究计划也没准备,论文数量也没准备妥当。需要一年时间来缓冲。而这个缓冲时间,正是可以通过二硕去重新积累自己rp的,而且还可以把自己一硕的成绩弄高点,从而更好衔接到博士的学校。
现在学历贬值,读博其实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年硕的学生越来越多。只是硕士学历,你的护城河还不够。继续往上读,读到博士,哪怕年龄的确读的大了点。但后期保障基本都是稳的。就最差也可以进高校,想就业也可以转咨询,行研等方向。读到博士终归是好就业的。不能就业的phd那不是学历问题,那是你个人认知出了点问题。
特别是富裕家庭,我发现中国那波早先做实业富起来的那波人。特别热衷于把孩子的最高学历拉高,就是要往后读,读到博士,甚至博士后。就单纯的学历高即可,放在家里也可以做吉祥物,家里不需要他们去就业什么的。这种越是家庭条件好的那种,看到的就越多。而且一般家里不是一个孩子,他们多元化培养。
总了个结:就读二硕这件事,还是有不少好处的。除了能更好地辅助你刷学校。还可以辅助你多选一个专业,把之前的遗憾都补足了。
在补足的过程中,其实我个人觉得2年的留学时间在英国刚刚好,你相对对英国整体的环境,社会关系,以及社交等等情况都有个谱了。不至于一年匆匆,你其实只是过客。对于很多想留在英国拿身份和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就有了更多可能性和新的机会。
当然,读二硕还有个好处,就是解决自己婚姻的问题去,就有些学生第一年把重心都放在了学习上。没真正体验留学和生活感共存的方式,第二年,就把重心偏移了,可以考虑更多学习之外的东西了。而这种东西,恰恰也是不少家庭想要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