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2月20日在英国伦敦发布,中国的软实力排名从去年的第三上升至第二。美国继续位列第一,英国、日本和德国分列第三至第五名。

国家软实力,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中国软实力跃居全球第二,成就从何而来?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从城市到乡村,全国3300多个公共图书馆,1万多家文化馆、博物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近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覆盖社区街道、旅游景区等各种场景。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精品迭出,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里程碑式突破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实力、魅力、活力的生动注脚。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文化和科技相生相伴,二者互促共荣、深度融合,是推动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需求。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今的中国,科技已嵌入文化传承发展、演绎呈现、交流传播等各个环节,持续推进文化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丰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AI创作、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技术,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在催生全新的文化形态和表达方式。2024年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把传统建筑、服饰、神话故事融入其中,以创新表达在海内外广受好评。

坚持游客"迎进来"与文化"走出去"并重。在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传播需要人文交流。游客"迎进来"与文化"走出去"并重,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72小时、144小时、240小时,中国的过境免签政策不断放宽、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之美,看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同时,中华文化"走出去",正走出一条以文载道、以文传声的人文交流之路。各类大型展览一次次走出国门,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服饰、礼仪、茶文化、武术等,越来越广泛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和流行。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中华文化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融合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民众分享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不仅是中国之福,更是世界之幸。

文/向秋

编辑/倪家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