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不少同学都发现学校食堂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教师食堂关闭,教师窗口取消,就连食堂里老师专属就餐区的木板隔断也拆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就这样,师生成了“饭搭子”。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我们从各个学校了解到,是因为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成都市全面推行师生同餐,即全校教职工与学生共同就餐,要做到在同样的食堂、以同样的价格、吃同样的饭菜。成都还被纳入了师生同餐省级试点。

师生同餐第一周,新的“饭搭子”们吃得咋样?聊得如何?我们走进一些中小学校进行了探访。

成都蒙彼利埃小学

建校起就实行师生同餐

一起吃饭让师生关系更加平等

“老师,你寒假看哪吒了吗?”“老师,你最喜欢什么菜?”“老师,上次食堂做的冬瓜排骨汤骨头渣有点多,你能不能跟食堂说说?”20日中午,成都蒙彼利埃小学两个食堂里人声鼎沸,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分批排队打饭,来到班级就餐区一起用餐。

四年级13班的钟亚蓝老师告诉我们,虽然学校要求学生安静就餐,但面对陪餐的老师,孩子们总是随时化身“话匣子”,层出不穷的问题让新老师几乎“招架不住”。


老师、学生、陪餐家长共同用餐

而这样的“难题”,每个蒙小的老教师都非常熟悉。作为十年前建校时就开始实行师生同餐制度的学校,蒙小的老师们早就习惯了在吃饭时随时收到孩子们的提问。虽然学校设置了班级生活委员等岗位收集意见,还会定期举行学生代表大会,不过孩子们还是更喜欢跟朝夕相处的老师直接交流。

“孩子们跟老师亲密无间,我们家长也特别高兴。”蒙小五年级10班何佳琪的妈妈是本周“家长陪餐”的轮值家长之一,她表示孩子入学时就开始跟老师“同桌共餐”,几年下来跟老师关系非常好,一点也不“怕”老师。


芶鹏校长与一年级学生共同就餐

蒙小校长芶鹏表示,师生同餐给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平等的观念在老师和学生中牢牢树立,“师生同餐让老师和同学们的相处从教室扩展到生活中,学生不会觉得老师高高在上,老师们也从关注分数转变为更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在教育教学中也会更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跟学生平等交流;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信任,增进了感情,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

从“师生同灶”到师生同餐

拆除隔墙拉距离

在刚刚结束的寒假里,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以下简称:光华实验中学)拆除了将师生就餐区分隔的“一米”木板隔墙,并取消了教师就餐区,真正实现的是师生在同一窗口排队打饭,在同一区域就餐。

20日上午第五节课后,同学们陆续来到食堂。这些天,在一二层就餐区同学们发现,打饭的队伍中多了许多熟悉面孔——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还有校长。


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师生排队打饭

初一学生唐嫣介绍,开学第一天她就发现,原本在食堂二层将学生与老师就餐区隔离的一米矮墙被拆除了。她说,“一米矮墙拆除前,总觉得那是一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分界线,去除后,感觉与老师间的界线没了,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距离更近了。”唐嫣在开学第二天午饭时就与班主任同桌吃饭,她还了解到,老师最爱吃的是甜椒肉丝。


校长戴成与学生同桌就餐

在食堂二楼13号取餐口前,前来就餐的戴成校长与前后的同学们热烈交谈着,话题从美食爱好者延伸到家庭生活,还讨论起学校菜品的改进方向。

戴成表示,此前光华实验中学虽设置了教师就餐区,但一直实行的是师生同灶”“师生同菜”制。此次推行师生同餐,意在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就餐时,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而且也能让老师与学生关系更近,“拆除‘一米墙’,打破的不仅是物理隔阂,更是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成都市七中初中附属小学

送餐到教室

每班两位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就餐

中午12点,成都市七中初中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七初附小”)二年级四班班主任唐诗怡老师,正在教室里为同学们分餐。

西红柿牛腩、肉末蒸蛋、干烧西兰花、白菜汤……“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肉末蒸蛋了,来排队打饭的时候都特别积极,也会是第一个光盘的菜。”唐老师说。有同学说自己不喜欢吃西兰花,唐老师则会温柔地劝说:“每种菜都要尝一尝哦,西兰花的营养很丰富的。”

待到为最后一个孩子盛好饭菜,唐老师也为自己盛了一份。“吃完了还想吃的就自己来添菜,不能浪费哦。”交待完这一句,她才坐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享用午餐。


执行副书记袁强与学生一同进餐

学校执行副书记袁强告诉我们,学校中午都会送餐到教室,每个班都会有两位老师为学生们分餐,之后共同进餐。学校的管理层干部也会在午餐时间来到各低年级段的班级中陪餐。“有了老师陪伴,孩子们能够吃饱吃好,同时还能安静就餐,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曾经作为代表参加家长陪餐的李翊禾妈妈表示,老师会时不时提醒孩子“吃慢点,小心别被骨头卡住”,个别孩子挑食,老师也会耐心劝说,“就和我们平时在家一样。”陪餐进行时,学校领导也会前来巡查,询问陪餐家长的意见与感受。“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学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份重视,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或形式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细微步骤之中。”李妈妈说。

成都外国语学校

师生同餐已实施好几年

家长可申请到校品尝菜品

“我们实行师生同餐已经好几年了,老师同学早都习惯了。”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龚智发介绍,由于学校规模比较大,学生比较多,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划定了相应的就餐食堂。但无论初中部、高中部还是国际部,全体老师包括校长,每餐都跟同学们是一样的。


成都外国语学校师生一起用餐

鉴于学校有八千余名学生用餐,为了错开就餐高峰期,老师们的主要就餐时间是上午11点30分开始,上午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就跟学生的就餐时间一致,为12点10分。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师生同餐,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除了校长每日陪餐、干部餐餐点评外,学校还在食堂留有意见簿,会根据学生需求增加或调整菜品种类。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膳食委员会,接受家长对食堂的卫生、安全和菜品质量的监管,邀请家长随时到校品尝并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龚智发介绍。


师生一起用早餐

高一年级12班家长樊女士就在上学期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家长进校活动,不仅体验了学校高一食堂餐,还走进了后厨。“在申请时,学校表示有健康证的家长还可以参观食堂后厨。”樊女士说,从这个细节来说,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做得还是很细致,“我们当天去食堂的时候,有很多老师跟学生在一起吃饭,这比啥都有说服力,我们家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成都七中东部学校

老师以身示范

养好学生就餐习惯

“周老师,选科后,我们的英语学习该如何安排?”19日中午,在成都七中东部学校的食堂里,高一(1)班学生陈凯馨正在与英语老师一起用餐,“周老师对我们很友善,上课也非常诙谐幽默,今天刚上完英语课,就想着和周老师一起吃个饭。”陈凯馨说,自从师生同餐后,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老师沟通交流,她会利用这段时间与老师分享生活趣事、学习困惑、食堂建议等等。

据成都七中东部学校副校长张卓介绍,学校从上学期期末开始,就正式推行师生同餐制度。在这之前,教师在食堂二楼用餐,学生则分布在负一楼与一楼。新政策落地后,食堂二楼已暂停使用,师生们共同在负一楼和一楼就餐。“其实,不管是菜品的种类、定价,还是分量,一直都维持原样,主要变化在于教师的就餐区域有所调整。”


学校食堂二楼暂停使用

张卓介绍,学校开设了精品套餐、特色餐、炒饭、面食、冒菜等多种窗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分离了就餐人群,所以师生排队打餐的时间并不长。同时,没有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可以选择错峰就餐。


成都七中东部学校师生一起用餐

“现在看来,师生同餐的成效显著,确实非常好。”张卓告诉我们,实施师生同餐后,学校师生间的距离更近了,学生们会主动邀请老师,甚至校长当“饭搭子”,为学校各项工作建言献策,老师也能借此机会,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在用餐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素养品德,让教育在生活场景中自然发生。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

取消教师就餐区

师生形成“餐桌共同体”

新学期开学前,成都七中英才学校专门召开了教职工大会,讲解了“校园餐”相关优化办法。按照师生“同食堂、同窗口、同菜品、同价格”的原则,提升校园餐质量,确保师生膳食健康、安全、公平、透明。

20日中午时分,我们在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看到,现场不少老师都在和学生一起排队打饭,在打完饭菜后,学生们和老师们坐在一起就餐,边吃边聊。“我觉得这样很好,有更多时间可以跟老师交流,聊一些关于生活、关于兴趣爱好的话题,增进彼此的了解。”一位学生说,要是对饭菜有什么建议,还可以当场就跟老师反馈。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的师生们在一起用餐

“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我会留心关注一下菜品质量和份量,毕竟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会尽量建议菜品搭配的时候做好荤素搭配,要记得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和学生们坐在一起用餐的李老师说。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的师生们正在排队等待盛饭菜

“师生同餐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一是老师和学生同吃‘一锅饭’,事实上就形成了‘餐桌共同体’的关系,倒逼着学校管理者更加关注校园餐饮质量,共同守护‘舌尖’安全,从而‘让师生的口味决定厨师的勺子’。二是师生同餐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让师生不仅仅是课堂里的‘师生’,更是生活中的‘朋友’,是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伙伴。”学校党总支书记伍新春说。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老师学生成“饭搭子”

实现“同材同价同窗口”

中午12时许,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的食堂内饭香四溢。

这学期开始,学校关闭了教师食堂,严格落实师生同餐制度。老师和学生同排一队、同坐一桌,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一起吃饭,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就餐“同材同价同窗口”。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师生一同用餐

老师和学生一起排队打饭,那么会不会增加老师的用餐时间,耽误教学工作呢?

对此,田家炳中学党委书记郑朝晖表示,为了保证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不因排队就餐受到影响,学校采取了错峰就餐的措施,鼓励没有课或者中午有其他工作任务的老师,提前10分钟就餐,错开学生就餐的高峰时段。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师生一同用餐

不过我们在现场看到,选择提前就餐的老师并不多,大部分老师都还是和学生一起在排队打饭,一同就坐。“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的,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跟同学们随意聊聊天,大家也都很放松,氛围很好。”一位年轻老师说道。

郑朝晖说,以前可能家长会担心学校食堂是不是在给老师“开小灶”,娃娃吃得不如老师好,其实并没有,现在师生都坐在一起了,家长也就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了,食堂也会不断丰富菜品,提高质量,让饭菜不仅要有营养,还要口味也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