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县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4年6月6日成立了辽宁省“白海豚爱心妈妈”联盟示范工作站,工作站站长董佳依托服务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工作站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白海豚爱心妈妈”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截至目前,工作站共招募“白海豚爱心妈妈”52名,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次。
凝聚力量,各显专长
工作站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爱心哥哥”“爱心姐姐”、法院的“法官妈妈”、学校的“教师妈妈”等等,大家在站长董佳的带领下,共同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工作站成员、县法院贾莉法官加入到“白海豚爱心妈妈”的队伍后,立足于本职岗位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威严。
工作站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积极投身爱心活动。有的精心开设了手工种植课程,让孩子们在翻土、播种、浇水的过程中,生动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将种植知识深植心间。有的开展了手工制作树叶画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剪裁、拼贴、创意组合,将自然馈赠化作独特画作,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无限创造力。国庆佳节,工作站组织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百米花卷,在一笔一划间,将爱国的种子种进幼小的心灵。此外,工作站还组织了40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参加《蒙古贞之夏》文艺汇演,为孩子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增强了孩子们自信心。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爱心活动,温暖了人心,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生活关爱,暖慰孤困
辽工大的“爱心哥哥”“爱心姐姐”们了解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航(化名)自幼便与爷爷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后迅速行动。他们为小航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书籍,还陪伴小航一起阅读,与他共同领略知识的无穷魅力。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他们贴心地为小航添置了电风扇,让清凉的微风驱散夏日的燥热;当寒冷的冬天来临,他们又采买了电暖器,为小航带来温暖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爱心哥哥”“爱心姐姐”们还组建了课业辅导小组,轮流为小航辅导功课。在辅导过程中,他们耐心细致地解答小航的每一个问题,不断鼓励小航努力学习,激励他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春节前夕,工作站成员走访慰问20余户困境儿童、留守儿童,送去12000元的生活物资,让孩子们在节日里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每到一户,工作站成员都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工作站还建立了长期的帮扶机制,确保这些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持续地关爱与帮助。
心理援助,陪伴成长
工作站成员深知,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心理的支持同样重要。因此,他们特别设立了心理援助项目,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平台。在新学期伊始,工作站就开展了“阳光成长我的身体我做主”系列活动,科普性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工作站定期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团体辅导,邀请心理学专家为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职业体验,树立理想
为了让留守儿童近距离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工作站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职业体验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我是一名小交警职业体验,传播文明礼仪、优化公共秩序;以“致敬火焰蓝”为主题开展小消防员职业体验,增强儿童消防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职业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赋能培训,共同成长
工作站在结对关爱的同时非常注重“白海豚爱心妈妈”团队成员的自身成长,多次参加由市妇联组织的“白海豚爱心妈妈”赋能培训,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团队成员授课,不断提升大家的关爱能力,确保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心理支持。此外,工作站还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让大家在互助中共同成长,形成了一支充满爱心、专业素养高的“白海豚爱心妈妈”团队。
下一步,工作站将持续宣传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白海豚爱心妈妈”的队伍中来,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送去关爱和帮助。
来源:省妇联家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