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军人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在朝鲜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时不少朝鲜姑娘都对中国军人有好感,但碍于志愿军中明确规定禁止跨国恋,姑只能暗许芳心。
娘们
然而,在志愿军中却有这样一名战士,他为了所爱的朝鲜姑娘,毅然选择放弃国籍就地复员,后来他怎么样了?
这位名叫王兴复的志愿军战士,出生于辽宁海城。朝鲜战争爆发后,王兴复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志愿军部队,由于有些文化,被分配到后勤部队负责物资运输和战后重建工作。
虽然不像其他战友一样在前线冲锋杀敌,但王兴复在多次空袭中冒死抢救物资,出色的表现很快得到上级赏识,从后勤调到了团政治部,之后又被调入参谋处工作。
1953年停战协议签订后,王兴复所在部队奉命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工作期间,王兴复结识了朝鲜姑娘吴玉实,在两人的聊天中,王兴复得知吴玉实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战争中牺牲,只剩下她与母亲及三个姐姐艰难度日。
考虑到吴玉实没有男丁,热心的王兴复经常去帮吴玉实家挑水、种地,两人逐渐心生情愫。但碍于志愿军中的规定,两个人谁也没有表露心意。
1958年,王兴复所在部队接到撤离的命令,吴玉实听说王兴复就要走了,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主动向王兴复求婚。王兴复再三考虑,决定申请“就地复员”,这样就能不违反军规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
王兴复的复员申请从志愿军总政治部一直到中国驻朝大使馆,从朝鲜外务省到内阁人事局,经过层层审批最终同意他就地复员。随后王兴复又向朝鲜提出结婚申请,一直到1962年,王兴复和吴玉实才被获准结婚,王兴复也成为唯一一个经正式批准的志愿军和朝鲜人的婚姻。
加入朝鲜国籍后,王兴复在一所华侨小学找了份教师的工作,虽然不是专业的老师,但王兴复将中国文化和军事精神都融入到教学之中,他所带出的华侨学生,后来很多都回到中国投身国内的建设。
尽管王兴复和吴玉实婚后生下七个子女,生活幸福美满,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王兴复越来越思念家乡。1967年,王兴复向有关部门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虽然恢复国籍的过程相对顺利,但在申请回国定居时,王兴复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最开始,朝鲜方面以国家建设需要华侨人才为由,只给王兴复发放探亲签证。王兴复通过辽宁省侨办提交申请,中国外交部随后与朝方展开磋商,强调王兴复志愿军老兵的身份,淡化其政治敏感性。
随后在中国承诺不公开宣传王兴复归国细节后,朝方终于松口,有条件批准王兴复离境。之后吴玉实多次向朝鲜政府申请,最终获准她和孩子们随王兴复前往中国定居。
王兴复回到中国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迅速恢复中国国籍,而吴玉实则先以朝鲜侨民身份居留,之后才获准入籍。回国之后,王兴复积极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活动,以亲身经历讲述中朝人民的友谊,但很少公开提及在朝鲜生活的政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