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位78岁老人欠银行3000元,银行行长亲自前去收账。当看到老人的那一刻,行长忍不住落泪。原来,这笔钱竟然是七年前,老人的儿子贷的款。当本金和利息终于还清的时候,老人终于露出了笑容:“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陈阿姨,其实你不用还的。”
银行行长贤军看着面前皱巴巴的纸币,都是一元、十元的,叠起来有一摞,总的是3192元。
“不行,我儿子走前交代我要还的,我不能没有诚信的人,我答应我儿子的,借钱了就要还的。”老人佝偻着背,缓缓说道。
听到这话,贤军和助手已经热泪盈眶,心中暗自做下决定要帮帮这位拥有高贵品质的老人。
这名老人名叫陈月英,是广西岑溪市梨木镇的一位老人。2001年以前,她和丈夫杨旭永过着普通的生活,抚养了三个儿子。
2001年,杨旭永在田里突然晕倒,送到医院之后医生告诉他们,杨旭永患上了急性脑梗,没有治愈的希望,能做的只有等死。
原本幸福的一家子,突然失去了颜色,杨旭永去世后家里全靠陈月英,她白天在田地干活,回来还要操持家务,靠着自己的双手让三个儿子都成家。
可是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2010年,小儿子杨昌文突然查出患病,很快就去世。二儿子杨昌杰又查出肾积水,需要高昂的治疗费。
陈月英将亲戚全都借遍了,也仍旧没有多少钱,不得已杨昌杰到镇上的梨木银行借了2000元的小额贷款。
但这点钱还是杯水车薪,两年后杨昌杰也离开了,只留下8岁的女儿,智力有问题的媳妇回了娘家,只留下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
杨昌杰在临终前,拉着陈月英的手说:“妈,我欠银行的2000块钱,你一定要帮我还了,不能做没有诚信的人。”
陈月英的眼泪早已哭干,只能麻木地点点头,将这个事情记在心里。
她开始计划如何赚钱,养鸡养鸭,种砂糖橘、红薯,只为了能多赚点钱,保证两人的生活、孙女能继续读书。
可是光靠她一个老人,收入实在微薄,这期间她并没有将还贷款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她想靠自己的力量将这笔债还了。
2015年,村里认定她和孙女为精准扶贫户,能够得到一些补助,再加上她平时卖的砂糖橘和红薯等物,终于能有一些余钱了。
2016年,她带着存下来的200元钱走了20公里山路来到梨木镇上,走进梨木镇银行还钱。
当得知她的来意后,银行工作人员都震惊不已,和她说这钱不用她还的,让她把钱拿回去。
可是陈月英坚持要还,觉得儿子借的钱,她作为母亲理应要帮忙还。看着那一小沓钱,拗不过她的工作人员只好收了钱。
陈月英很是高兴,表示很快就能还更多,2016年她果然又带来300元。
但后来好几年她没有再去,直到2019年她的电话打到了银行,表示她已经凑够了钱,但腿脚不便,希望工作人员能到她家去取钱。
行长贤军了解陈月英的事迹,带着一个工作人员来到陈月英的家,陈月英赶紧拿出放在床底的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贤军和工作人员开始清点起来。
都是一元、五元、十元的面额,能看得出来是老人攒了很久的,她不仅把本金还了,连利息都攒够了。
拿着那叠沉甸甸的钱,贤军感到五味杂陈,他心想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
回去之后,贤军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当地的媒体,媒体报道之后立马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大家都被老人的高贵品质所打动,村里人才知道她这些年默默攒钱是在帮儿子还钱。
政府相关部门赶紧到老人家中看望慰问,送来了2万元的补助款,孙女考上中专也得到了上万元的补助,一位爱心人士承包了她的砂糖橘,红薯也被承包了。
不仅如此,岑溪市人民医院也免费给老人做了全身体检,结果显示她血压偏高、食管有些疾病外,身体还算好的。
不愿麻烦别人的老人,因为她的坚持和高贵品质收到了更多的回报。
有人说老人不应该帮儿子还债,但如果就这样赖掉,老人也不会得到后来的赞扬和帮助吧。
你们说是吗?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陈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