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共建法治惠州”。2月20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可胜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报告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全面总结2024年全市法院工作情况。



报告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法治惠州、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司法保障、深化改革促进提升司法公信力、全面从严锻造过硬法院队伍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朱可胜: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27103件,审结118708件,法官人均结案394件,21个案例入选全国和全省典型案例,28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2024年,全市法院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一审案件7554件。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严惩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及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审结相关案件3678件。参与平安校园建设,选任12名法官到9所技工院校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学生总人数近4万人。2024年,全市法院落实最高法院“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协同推进房地产、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市法院审结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案件6026件,同比下降34.29%。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朱可胜:全市法院19个人民法庭审结民商事案件27543件,有效将45.7%的案件化解在基层,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2848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六条措施”。

在做好民生司法保障方面,2024年全市法院审结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涉民生案件16303件。开展执行质效“巩固提升年”活动,执结案件28092件,执行到位金额75.18亿元,充分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推进“交叉执行”“终本清仓”“执破融合”三大行动,全力破解执行积案难案,2024年,全市法院交叉执行案件1479件,实质化解1076件,推动终本案件数量大幅下降。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朱可胜:以改革创新助力提升审判质效,深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市法院以“1+2+2+N”模式组建5个速裁团队,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平均办案周期21.4天,全市法院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61%,同比提升11.9%。

与此同时,2024年,全市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与住建、妇联、侨联等33个部门的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诉前成功调解案件27311件。关注案件背后反映的社会治理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16份、反馈103份,充分发挥“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报告中提出,2025年全市法院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自觉把实现公正和追求效率、依法办案和服务大局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发展的司法保障,依法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