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北京市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五个平原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顺义区政府、大兴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昌平区政府、房山区政府等部门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了五大平原新城的建设规划。
据介绍,平原新城指顺义、大兴、亦庄经济开发区、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将实施一批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标志性工程,如实现R4线一期北段、19号线二期等轨道交通快线开工建设,围绕中德产业园站、新龙泽站等站点打造一批轨道微中心,加快落地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优质资源,试点建设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加快建设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理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北京医药创新公园等高质量创新和产业承载空间。
北京市将以“四项赋能”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是战略赋能:落实新城功能定位,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着力塑造城市品牌。
第二是要素赋能:顺应新城发展需要,改革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
第三是品质赋能:持续加强高质量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设施建设,推动超5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和超150公里高快速路建设,加快形成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环京周边地区半小时交通圈。
第四是政策赋能:通过“一区一策”,量身定制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
昌平:将建30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
昌平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GDP较2020年翻一番、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较2023年翻一番、重点产业功能区地均收入每平方公里达到350亿元等15项指标。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介绍,昌平区将深化校城、央城、研城、产城融合,将未来科学城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昌平国家实验室以及央企研究院、在昌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集群。推动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未来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系统布局高能级专业孵化器、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提速生命园三期、沙河高教园四期开发建设。
昌平是北京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和未来产业主阵地。刘晓东介绍,产品将深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能源互联网、氢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赛道,加快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等项目投产,同时推动央企参建未来科学城取得新突破。昌平区还将围绕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机器人产业园,打造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等。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北京规划建设前沿
投资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