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动突袭。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从也门西北部发射场升空,目标指向特拉维夫以南约50公里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该型号导弹采用复合制导系统,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6马赫,约合19,600公里/小时,超过大多数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导弹采取波浪形飞行轨迹,不断变换高度和方向。

美军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反导系统进入戒备状态。该系统由AN/TPY-2 X波段雷达、发射装置、指挥控制系统和拦截弹组成,具备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针对弹道导弹威胁设计,理论上能够拦截5-15马赫速度的目标。

导弹进入以色列防空识别区后,萨德系统发射两枚拦截弹,第一枚未能命中,第二枚在目标距离机场约23公里处实现拦截。

高超音速武器凭借速度和飞行轨迹,对传统防空系统构成挑战。萨德等反导系统通过雷达探测、数据处理和拦截弹技术努力缩小差距。这种对抗将推动双方技术升级。

以色列国防军对胡塞控制区展开空袭行动,摧毁位于也门萨那东北郊的前第1装甲师司令部。袭击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建筑群完全坍塌,周边设施受损。

该司令部建筑群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约2.7公顷,原为也门正规军第1装甲师指挥中心。2014年胡塞武装占领萨那后,该设施转为其军事指挥枢纽,负责协调红海沿岸及北部省份的军事行动。该设施内部署通信设备和战术规划系统。

这次打击削弱胡塞武装的军事指挥协调能力。指挥链条受到冲击,指挥官伤亡,决策传递效率下降。通信节点和情报分析中心被摧毁,使胡塞武装难以整合战场信息。该司令部承担后勤协调功能,被毁将影响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的调配。

这次打击迫使胡塞武装调整军事部署,将部队转移用于防御重要设施,从而削弱其在红海地区的攻势。打击后24小时内,胡塞武装在西部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降低。

随着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应用,军事指挥中枢是重要资产也是脆弱环节。瘫痪对手的指挥控制系统比摧毁有形装备更具战略价值。胡塞武装不得不启用备份指挥设施并重组指挥架构。

胡塞武装声明,强调将战斗到最后一刻。过去14个月的军事行动频率和规模证实这一点。

自2023年1月至今,胡塞武装已发射1147枚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本土及其相关利益实施打击。平均每3.6天就有一次攻击行动。在红海和亚丁湾海域,胡塞武装已攻击超过200艘商业和军事船只,造成国际航运受阻,保险费率飙升。

这种军事行动背后是胡塞武装的战斗意志。宗教因素构成其意识形态基础。胡塞武装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扎伊德派,其教义强调抵抗不公正统治和外来侵略。政治目标包括确立在也门的主导地位及扩大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也门人以抵抗外来干涉的传统为荣。

胡塞武装的行动策略显示出战略思维。导弹和无人机攻击通过持续、分散的低强度行动,造成累积效应,迫使对手付出过高的防御成本。以色列和美国为拦截这些攻击所耗费的资源约为胡塞武装投入的15-20倍。

美国与以色列展现出军事合作。除部署萨德系统外,美军还派遣技术顾问小组协助以方完善防空体系,并提供实时情报支持。美国海军"罗纳德·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已调整部署位置。

美国国内政治对这一议题反应分化。共和党议员敦促将胡塞武装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并扩大制裁范围。民主党内部观点多元,认为应通过外交途径缓解紧张局势,避免美国卷入中东冲突。

伊朗被广泛视为胡塞武装的支持者。伊朗在导弹技术、无人机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等领域向胡塞武装提供援助。伊朗通过支持胡塞等代理力量,构建一个战略纵深,增强其区域影响力和战略回旋空间。

沙特阿拉伯采取克制立场,优先考虑边境安全和地区稳定。阿联酋对胡塞武装的区域扩张表示关切,加强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安全合作。科威特、巴林等小型海湾国家主要担忧冲突对海上贸易和能源运输的影响。

短期内军事对抗可能继续升级。胡塞武装可能采取更加分散和不可预测的攻击方式。以色列有可能扩大打击范围。美国面临在保持威慑和避免全面卷入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

中长期看,这场冲突已成为地区博弈的组成部分,各方将根据整体战略考量调整政策立场。高超音速武器等新型军事技术的实战应用及其对全球战略平衡的影响,可能成为国际安全领域的新变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