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近年来,惠州市报装充电桩用电业务量急速上升,仅2023年就有11389宗。当前,惠州市部分区域存在充电设施安装难、充电设施查找和使用难、充电设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现实性、结构性问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充电桩日益增长的需求。
市人大代表黄笑辉
在惠州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黄笑辉提出,充电桩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电力供应能力、充电设备的布局等多个因素,建议规范惠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
充电设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黄笑辉调研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惠州市报装充电桩用电业务量急速上升:2021年是2251宗,2022年是9090宗,2023年是11389宗。随着年轻人对新能源汽车的青睐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相信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仍会呈上升趋势。
然而,近几年全国各地因充电桩建设不符合要求、设置不合理、消防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件逐年增多,成为人民群众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热点话题。充电桩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电力供应能力、充电设备的布局等多个因素。当前,惠州市部分区域存在充电设施安装难、充电设施查找和使用难、充电设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现实性、结构性问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充电桩日益增长的需求。
全盘考虑,做好充电桩的建设和规划
鉴于上述调研情况,黄笑辉建议全盘考虑,从以下五方面做好惠州充电桩的建设和规划。
根据现状分析做好充电桩建设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惠州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长趋势,预测充电需求总量及分布特点。评估现有充电桩数量、类型、分布位置及利用率,识别充电服务盲区或热点区域,做好充电桩的建设规划和布局,如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商业中心等配套充电桩设施;在人员密集和空间有限的地方,设置一桩多用一桩共用,共享型布局,有效利用和节约空间;在县、镇、乡村等合理布局,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助力乡村振兴,解决部分乡村区域充电桩不足和严重缺失问题。
出台惠州市《新能源汽车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议惠州参考深圳做法,由政府牵头,协调规划、建设、消防、电力、物业、用户等多方力量,共同编制属于惠州市的标准。同时建议管理规定应明确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充电区域不能在地下最低层、充电分组且相邻组之间有间隔墙、电车与燃油车分开区域停放等等。同时还要将车主、物业、充电桩安装和经营企业的职责细化,确保发生火灾事件时有依据可追责问责。
规范盈利性充电桩建设市场。目前市场上盈利性充电桩建设队伍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部分资质和实力堪忧,未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布局、随处乱建设等现象。比如个别企业钻政策漏洞,利用电网对小微企业(粤港澳大湾区用电容量200KVA及以下客户)实行低压供电政策,个别企业报装时198KVA,压着政策允许的容量申请用电,但正式用电后出现超容用电,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极易发生火灾;个别企业选址不当,充电桩建好后出现无人充电,无法实现盈利现象,导致桩体无人维护、僵尸桩等现象。建议对惠州经营的充电桩队伍的充电桩市场进行年度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后续是否审批建设盈利性充电桩的重要依据。
加强对充电桩的管理和维护监管。政府牵头组织消防、电力、交通等相关单位,定期开展充电桩设施安全检查,督促充电桩经营者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充电桩的正常运行,及时消除充电桩设施安全隐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需限期整改并。对于长期超容量用电、僵尸桩、往期问题屡查不改的,对经营单位派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如期限内未整改或拒绝整改的,政府牵头,督促经营单位对充电桩设施进行拆除处理,拒不执行的,强行拆除,规范市容市貌,消除安全隐患。
积极推动充电桩购买火灾意外保险。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引发的火灾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个人、物业和经营充电桩单位都无法承受的,建议参考“惠医保”“惠家保”,政府积极推动保险公司推出充电桩火灾意外险,并倡导新能源汽车用户和经营者,购买意外险,当出现充电桩着火引发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时,保险公司能进行兜底,减少火灾给个人和经营者带来的后果。
采写/摄影 记者郭秋成 田飞 李晓慧 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