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
距今约10000—4000年
那段深埋尘封的历史
于1984年被发现
通过考古人手铲的剥剔
逐渐清晰起来
下汤遗址
是目前已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
发现最早、聚落要素最为完备
结构最为清晰、内涵最为丰富的遗址
2025年2月19日
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下汤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
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
自下而上
分属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
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
纵贯整个新石器时代
更加难得的是
它被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堪称我国早期村落的“化石”
其中发现的房址、红烧土广场及
农业加工遗迹等
无不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从穴居到旷野定居
是人类进程中革命性的一步
是一座里程碑
定居往往与农业相伴
是农业社会开始的一项重要标志
随着挖掘的深入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
下汤遗址是以稻作农业为基础
出土的炭化稻米
也证明了下汤先民在这一时期
已经开始栽培水稻
下汤先民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开垦土地
将荒芜之地转变为生机勃勃的稻田
磨盘、磨石等农具的大量使用
彰显了当时农业加工的繁荣景象
下汤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的盆、罐、杯、盘、碗等
不仅满足了古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更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与工艺水平
下汤遗址不仅实证了
万年浙江的史前文化序列和演进历程
更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宏伟篇章中
填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为研究早期农业社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样本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历史启示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