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最欣赏的将军有两个,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辽。这两人不光有实力,还是忠义之人,正是曹操喜欢的类型。
但在正史上,曹操并不是一个喜欢忠义之士的人,而且关羽和张辽也不是忠义之士。
那么在正史上,曹操最欣赏的是哪几位将军?
张辽势利,关羽好色?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是站在蜀汉的视角来写的,刘关张三兄弟是主角。
罗贯中肯定不会将主角写成坏人,而且他不但不能说主角的不好,他还要给主角多安排戏份,用来塑造主角光辉伟大的形象。
这无疑会导致书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形象产生较大的差异。
就拿张辽来说,在演义中的张辽曾是吕布的部下,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之后的事情就有问题了。
在演义中,吕布被曹操杀害后,张辽也被曹军生擒。
但是张辽并不是屈膝投降之辈,他当着曹操的面大骂其是“国贼”。
当时关羽也在现场,他之前就在战阵中见过张辽,只不过当时他们属于敌对阵营,并没有当面交谈的机会。
但是仅凭远远地看着,关羽便已经见识到了张辽的实力,他对身边的张飞说,这人的实力不在你我之下。
在关羽眼中,他和张飞肯定都是厉害人物,能让关羽以自己作比较,可见张辽的实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厉害,也难怪他一身傲骨,只肯投在吕布帐下。
曹操被张辽骂得有些生气,只是吩咐左右将他拉下去砍了。关羽不忍心让这样一位好汉枉死,便开口为他求了情。
自从“温酒斩华雄”之后,曹操一直很敬重关羽,既然关羽开口为张辽求情,曹操也愿意做个顺水人情,就把张辽给放了,还以上宾之礼招待了张辽。
张辽很是感动,于是便留在了曹操这里,成为了曹营的一员猛将。
这一段劝降不但拔高了关羽的品格,同时也拔高了曹操和张辽的品格,虽然只是一场要杀头的祸事,但是谁都没有吃亏,可喜可贺。
但是,这毕竟是小说中的情节,历史上的张辽根本没有大骂曹贼,他在吕布被抓之后,马上就投降于曹操了,甚至有的书中说他投降比吕布还早。
因此并不存在什么张辽是“忠义之士”的说法,更不存在曹操因为张辽的忠义而欣赏的可能。张辽也许是个厉害人物,但是罗贯中也确实将他的品格抬得过于高了。
那么为什么要把张辽抬得这么高呢?你接着往下看。
张辽投降之后,本以为关羽也会一直留在曹营,但是没过多久,关羽就跟着刘备造了反,而且还打出了“推翻曹贼”的旗号。
这让张辽有些难受,他心里肯定在想:当初不是你关羽劝我投降的吗?怎么我跟了曹贼之后,老哥你却开始推翻曹贼了,这让我该怎么办呢?
最终张辽决定,要把关羽带回曹操身边,不能让他自己在曹操这边受苦。
于是,张辽便开始跟着曹操讨伐刘备他们,成功将刘备打得投奔了袁绍,将张飞打得落草为寇,还把关羽围困在了土山上。
但是关羽也是性情刚烈的主,刘备、张飞生死未卜,他绝对不会苟活于世。
曹操也不想把关羽逼死在山上,于是他就请出了张辽,让张辽去劝一劝关羽。
在张辽的劝导下,关羽终于愿意下山,但是他又跟曹操约好了,只要有刘备的消息,他马上就去寻找。
曹操为了安抚关羽,答应了关羽的所有要求,因为他有信心留住关羽。
关羽跟着曹操走了之后,曹操十分高兴,又是赏钱又是赏东西,美酒美食美女样样不少,但是关羽是样样不懂,只是让他们全都放在了别处。
虽然说曹操并没有要求关羽报答自己,但是关羽也明白,他能活下来完全是曹操的面子,不然他早死在山上了。
为了报答曹操,关羽出马为曹操解决了两个大麻烦。
颜良文丑两兄弟是袁绍的上将,也是袁绍那边的顶级战力,以曹操当时的实力,想要解决他们非常难,张辽和徐晃都曾出战,但是并未取胜,甚至险些丧命。
关羽为了报答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两刀就给曹操解了围。
但也正是这两刀,让关羽在袁绍那边出了名,也让关羽得知了刘备的下落,他当即便将曹操给他的所有东西都留了下来,只骑上了赤兔马,带上了两位嫂嫂,找刘备去了。
曹操尽力挽留,关羽忠义不改,他只好放任关羽离去。从此,得不到的关羽也成了曹操最欣赏的武将。
罗贯中确实是把曹操与关羽之间的故事写得很感人的,但关羽也不是那么老实的人。
当初他们围攻下邳时,关羽听说吕布的部下有个很漂亮的妻子,于是便私下找到了曹操,想让曹操将这个女子赏给自己。
曹操当时答应了,但是他亲眼看见这个女子之后,马上就变了卦。
这个女子确实好看,曹操起了私心,并没有给关羽送去。
从此关羽就不再相信曹操了,以至于后面暂投曹操时,关羽跟曹操赌气,什么也不要,就要那位漂亮夫人。
可是曹操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就是不理关羽这一茬,然后就把关羽给气走了。
所以曹操欣赏关羽可能是无稽之谈。
三位亲信
曹操真正欣赏的大将只有三位,一个是典韦,一个是许褚,还有一个是夏侯惇。
典韦的功劳自然不必多说,如果没有典韦这个保镖的舍命相救,曹操早死了八百遍了。
尤其是在宛城之战中,如果没有典韦独自一人拦住张绣的大军,曹操必然无法活过那一晚。
只能说曹操确实是有些天命在身上的,按照贾诩的计策,那天晚上的曹操已经是必死无疑,谁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一位神将前来救他,因此曹操欣赏典韦是非常合理的。
与典韦并称“虎贲双雄”的许褚,也是曹操欣赏的大将。
黄巾之乱发生时,许褚的家乡出现了很多强盗,他们打着平定叛乱的名号到处抢粮食,把百姓家里的粮食都抢完了。
许褚知道后,就召集了家乡几千名壮士,开始抵抗这些强盗,一直坚持到了曹操大军的到来,随后他带人加入了曹操的旗下,成为了曹操的原始投资人。
曹操最欣赏的第三个人是夏侯惇。
夏侯惇作为曹操的同宗,很早便追随了曹操,并且为曹操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当初濮阳之战的时候,夏侯惇为了保护曹操的家眷,在赶了远路的情况下,直接就跟吕布干了起来,丝毫不落下风,最终逼走了吕布。
而且夏侯惇不光是个武将,他还非常尊敬老师。夏侯惇十四岁的时候,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直接就把那人给杀了,为老师解了围。
夏侯惇虽然经常打仗,但是他也不忘学习,他经常把老师接到军队里来上课。
不过,夏侯惇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他的尊师,而是他的节俭。
夏侯惇从来不在家中置办东西,而且他手里也不留闲钱,只要他够花了之后,多出来的那些就会分给军营里的将士,因此夏侯惇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像他这样大方的人,在几千年历史上也没有几个,曹操尊敬自己这位同宗兄弟也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