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娘永远爱你。——《哪吒之魔童闹海》
最近能量营的团体咨询迎来一位焦虑的妈妈Jane,刚升入初中的女儿突然不想上学了,直接原因是作业写不完。
据Jane的描述,小学阶段女儿尽管也有厌学情绪,但只是嘴上抱怨而已。成绩一直还可以,再加上Jane学习抓得比较紧,也考上了不错的中学。但到了初中以后,学业的难度有较大提升,女儿迷上了刷短视频,有时一刷就是好几小时,晚上经常拖到9,10点才开始写作业,写不完说第二天早晨起来补写。但经常早晨又起不来,作业写不完,不愿意面对老师。刚开始还让妈妈帮忙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但事情多了妈妈也不干。
于是母女俩僵住了,而女儿对抗的方式就是破罐破摔,开始更频繁的请假不去上学。妈妈急坏了,焦虑地跑过来咨询对策。刚开始,她也是希望能找到迅速让女儿少玩手机和积极上学的办法,但当我提示她这是孩子的课题,并不是她的课题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确实对于孩子上学的问题比孩子还着急,而背后其实是她从小到大被爸爸逼迫学习,并且只能通过学习成绩才能赢得父母认可的恐惧。
我引导她更深地直面这份恐惧,并学会去拥抱那个曾经需要拼命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可怜的孩子。她在咨询的时候选择了全然的信任,也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那个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那个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一直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换得家庭和睦和父亲认可的敏感孩子,她看到了自己的委屈与焦虑,和随时担心被否定被出局的恐惧感。
Jane终于明白为何她对学习和考大学如此执着了,因为那是她改变命运的核心密码,甚至是唯一的密码!但她的女儿是否还需要重复这条老路呢?如果不上学不考大学,她真的没出路吗?或者说,考上大学又如何呢?她的很多牢不可破的信念开始松动……
而我们的助教安妮老师也是从焦虑孩子上学到处求方法而一路成长过来的。看到Jane在能量营的成长,她也是由衷喜悦。
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魔童哪吒,那代表孩子魔性的一面,也代表他们攻击性和生命力的部分。()这个部分如果不被看见和允许,而只是被家长或老师用规则和听话来压抑的话,要么就是孩子的生命力被压抑,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听话顺从但缺少力量和主见的“好孩子”,要么就是孩子的反叛意识被彻底激活,孩子的青春叛逆来得特别激烈,甚至出现厌学和自毁前程的极端情况。
如何来引导孩子的生命力走向创造?如何真正接纳孩子的攻击性,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让我们一起在安妮老师的这篇咨询反馈中体验爱与相信的奇迹力量。
用爱与相信创造奇迹
——安妮写给Jane的反馈
亲爱的Jane:
感谢你的敞开,在能量营的小伙伴面前做回真实的自己。
一、与自己和解
同样是厌学孩子的妈妈,我比你早经历了四年的修炼历程,看到现在的你,就如同看到四年前的自己。还好,你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失学,依然在学校学习,比起完全失学在家躺平的孩子,孩子这样的状态起码她的生命力和日常起居是不需要你太担心的。
孩子不去上学,会激发我们作为父母的最深层次的恐惧。不上学,意味着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意味着生活会很贫穷。在我们的脑海里,一个因必然就会有下一个果。我们爱孩子,不想要这个果,就拼命在果上使力。当我们发现这个果并不听命于我们时,我们感到内心的恐慌,生活失去了秩序感。曾经一度引以为豪的学霸称谓,在这个时期的我们耳朵里却成了一个笑话。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焦虑和压抑感一直都在。只是这么多年,一直被我用努力学习和努力工作获得的成绩和荣耀掩盖了自己的痛苦。我不允许自己失败,认为失败就是自己不够努力,总有办法让事情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会说老公如何不努力,不积极向上,如果和我一样积极向上,这个家应该会更加好,也不会出那么多事情。我活在我的标准里和我的期待里。我看不见真实的老公和真实的孩子。
在以前的我的认知里,学习真的不怕卷。因为我是自律性很强的人,如果有一个任务要完成,我会合理计算时间,把需要的任务细化,争取资源,调整节奏,最后总能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掉。所以,在我的认知里,努力加上管理就等于成功。然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发现我的认知被完全颠覆了。孩子从小学到初一,一直保持优秀,也不太需要我操心,但是到了初二,面对繁重的课业,特别是语文要求背诵古文,作文的要求又非常刻板,他发现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在学习上再也找不到成就感了。
我从一开始探索孩子学不好的原因,到彻底放下替孩子找方法的念头,经历了很痛苦的转变过程。
我现在能够理解,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他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想明白一些事情之后,做出的抉择。学习的方法是他确定好人生目标之后的必然选择。我们用力如果用错了地方,会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不上学所激发的我们内心的恐惧,是我们走上自我疗愈之路的开始。当我们无法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时,我们和孩子在面对如何上学这件事情上,会因为恐惧而产生很多的不允许,也没有办法好好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更加谈不上引导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孩子厌学暴露出来的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地看见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你选择了陈老师和能量营,开启了一年的浸泡式学习,我相信你内在是有智慧的。因为,一个人要抵抗内心的恐惧会非常困难,我们会有惯性,习惯用原来的思维模式指导自己的行为,而团体一起陪跑,可以让我们更加敞开和笃定去尝试改变原有的反应模式和认知模型。
二、这是一场阴阳调和的游戏
我们内心有很多种力量,阳刚之力帮助我们面对问题时能保持坚强和勇气。阴柔之气帮助我们融会贯通,透过行为和表象看见本质。透过孩子的问题,我们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的苛责,看见了自己的期待和欲望。
有多少次,我憋住内心想要表达的说教和指责,将这股能量用在了内在的战争上。我的期待和儿子的行为总有一大截的差距,按照我以前的想法,我必然要语重心长的说教一番,才能感觉自己尽了一个母亲的责任。现在,我能积极转念,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先积极暂停,等待时机和孩子探讨他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我内心的欲望和理智逐渐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我知道,我依然有欲望,但是我也知道这只是我的欲望而已,儿子没有义务来实现我的期待和我的欲望。他有他的人生课题需要攻克。我懂得,并不等于他懂得。如何将直接的说教,变成引领,这是我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
我看见我内心的阴阳二气开始调和。我开始收敛我内心傲娇的一面,不再自以为是地好为人师。我记住了一句话:每一个人在他的世界里,都是王。我无需评判孩子做得对还是错,他自有他学习为人处事的一套准则。我需要学会看见和尊重孩子的准则,即便是错的,也有他认为对的地方。如果,我没有这个心量看见他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情绪和需求,我可能只是在评判他,而无法走进他的世界,引领他。
我感受自己调和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有的情绪没有好坏,我有我的创伤需要疗愈。孩子并不感到受伤,是我感到受伤了。那么,需要疗愈的人是我,而不是他。当我能自我疗愈,不再那么敏感易怒,我才能平静地听完孩子到底在讲什么。这是最深的一场修炼。
三、这是一场学习爱的课程
与孩子在一起,他是最纯真的。他不会在乎名利,也不会太多考虑将来。当你在担心未来他能否找到工作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在游戏中挣得一张王牌。当你在说不学无术,游戏费时间的时候,他想的是在游戏中如何战胜对手,如何联合好友联机获得更多的积分。
在亲子关系中,修炼的是我们爱的能力。我们无法理解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因为我们已经被生活和工作的重担压得失去了对快乐的感知。我们所认为的追求,大部分都是名利上的追求。孩子想要的是单纯的快乐。我们可以评判他们年幼无知,今后踏上社会之后,会被社会暴击。但是,无可否认,我们的认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爱。我们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简单、放松和专注。我们作为大人,会担忧未来,所以会愿意更多付出时间去为未来就业做准备。而孩子们讨厌这种恐惧的束缚,他们喜欢享受当下,想要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对爱的感受能力的天然的,当我们心不在焉地陪伴着他们,不时抬起手表看着玩乐的时间快到了,又要督促孩子们做功课的时候,孩子们内心能感受到我们的焦虑和恐惧。
爱是相信,相信孩子内心是想要往上走的。她们也有竞争意识,希望能在同伴中出类拔萃。但是,她们会抗拒内心的这种竞争意识,不希望生活变得如此紧张。我们相信孩子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生活中能让自己专注和投入的事情。
我们需要做一个耐心的观察者和鼓励者。鼓励孩子去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在自己擅长地领域继续探索。就算这个领域就业前景不好,也没有关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是在变化中的,我们需要做得是成为孩子生命力火苗的煽风点火者,而不是理智的灭火者。理智地分析和冷静地预判,在引领孩子的过程中尽量少用。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发现,什么是自己爱好的,什么是能赚到钱的,什么是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各种实现理想的路径选择,帮助他梦想成真。
四、最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是我们的翻版,她们的身上有着我们的影子。我们看不惯她们的地方,可能也是我们身上的阴暗面,或者是自己无法接受的面相。
孩子贪玩,孩子偷懒,孩子投机取巧。我们身上也有这些面相。这是我们的本能。我看见了自己的疲惫不堪,也看见了自己的愤世嫉俗,看见了自我设限的地方。别人的认可真的那么重要吗?当我们开始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重塑自我。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到底要什么?这一生很短,3万多天,已经过了一半。后面的一半人生,我们要如何过活?我们的人生课题是什么?
或许,我们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已经摆脱了人云亦云的惯性,开启了自我探索的旅途。这条路上,充满了无限可能。我可能不会等待退休生活、养老生活,我会更加期待如何用好自己的自由时间,创造自己的自由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快乐。
我相信,当我们变得生机勃勃,我们的孩子也会被带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探索人生。这样积极的活着,结果会怎样呢?这是没有办法想象的,但是一定会非常的有意思。
我相信,你是一位智慧的、有力量的妈妈,你会探索出一条有意思的道路,你的孩子也会活出精彩的生活。
祝福你!让我们继续在能量营一路同行,幸福会追随着你的脚步,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