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星恒辰
上映20余天,《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25亿,进入全球影史前八。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上涨。不少自媒体纷纷发文《哪吒2》和榜首的《阿凡达》仅仅差86亿!距离电影下映还有38天,照这个攀升速度,有网友计算:大概在3月25日,便可一举超越《阿凡达》成为全球影史榜首!
"非要逼着哪吒当全球第一?这就像逼着孩子次次考满分!"也有不少专业人士为此泼冷水,这样需要保持清醒:单靠国内市场冲进全球前十,固然可喜,但中国电影不能只做“票房巨人”,还得成为“文化强者”。
01史玉柱虚妄的巨人
就在《哪吒2》票房飘红之际,烂尾28年,史玉柱的伤心地巨人大厦终于有了新进展。1992年,史玉柱在珠海创立巨人集团,凭借汉卡和保健品“脑白金”迅速崛起,意气风发的他计划建造18层的集团总部——巨人大厦。后来,项目不断加码至78层,预算也从2亿元飙升至12亿元。
由于过度扩张和资金链断裂,珠海巨人在1997年陷入财务危机,巨人大厦在同年2月停工,成为烂尾楼。停工后,巨人大厦长期未完工,已完成的桩基、承载平台、地下三层和地上二层土建工程也烂尾了28年。“当时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巨人集团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巨人大厦从18层加到70层,完全是因为面子问题,觉得要做就做最高的。”史玉柱承认,当时巨人集团在保健品业务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导致他过于自信,认为可以同时推进多个大型项目。这种盲目追求“地标”和“面子工程”的行为,导致资金需求远远超出公司承受能力。重新出发创业的史玉柱应该在想,要是能给自己当头泼冷水该多好啊!历史总在轮回:从乐视贾跃亭到恒大许家印,哪个不是在巅峰期忘了"刹车"?《道德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人在春风得意时,谁还记得这四字真言?
02周文强:创业人,顺境时要学会给自己泼冷水
知只是一种智慧!《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礼记》中《大学》篇这样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周易》中有“艮”卦,讲的就是“止”的智慧。艮为山,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自下生,止于极而不进。这就意味着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还记得《哪吒1》狂揽50亿时,导演饺子依然很自律媒体,骑自行车上下班,跟艺术家、同事相处共事都是以一个很低姿态,没有大导演的架子。《哪吒2》在5年后才上映,面对资本诱惑,面对观众的催更,都不为所动,这种近乎苛刻的"止",反而让《哪吒2》在视效、叙事、文化表达上全面超越前作。同样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从身无分文到亿万身家,出差不坐商务舱、住普通的连锁酒店,最喜欢吃的是街头的面馆。周文强说得透彻:"知止不是躺平,而是像拉弓射箭——弓弦拉满时要停一停,箭才能射得更远。"
03泼冷水的人,才是真正的热血未凉
当全网为《哪吒二》欢呼时,周文强们的"冷水"值得被听见。这不是唱衰,而是提醒我们:在冲向星辰大海的路上,比油门更重要的,是看清限速牌的智慧。就像《哪吒二》彩蛋里那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但比山更可怕的,是自以为能搬走所有山的狂妄。"
《哪吒二》高歌猛进之际,我们也同样需要保持清醒:单靠国内市场冲进全球前十,固然可喜,但中国电影不能只做“票房巨人”,还得成为“文化强者”。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某部中国电影能像《阿凡达》那样,让全世界观众排着队看3D,或者像《寄生虫》一样引发全球社会讨论——那才是真正的“破圈”。毕竟,家门口的成绩只是起点,世界的掌声才是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