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NBA)的全明星分项赛事在旧金山举行;
人们熟悉的球星悉数到场,参加和观看传统的技巧挑战赛、三分球大赛和扣篮大赛。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巧挑战赛当中,来自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传奇球星克里斯·保罗;
和当红新星维克托·文班亚马的组合在竞赛过程中无视原本的规则,而是十分“投机取巧”的在原本需要命中投篮的环节将球乱扔。
这一行为引得现场观众嘘声不断,骑士队的多诺万·米切尔更是朝着镜头比出了两个向下的大拇指手势。
最终,虽然这一组合取得了最短的用时,却因这一行为而被取消了资格。
赛后,文班亚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把球乱扔的主意是他想出来的,他并不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但很多球员及媒体上的球迷表示,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玩不起”的行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应该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和人竞争,即便暂时不敌,也并不丢人,因为学会接受一时的失败和不足、并且保持低调,才是正确的方式。
而非为了一时的成败得失而走“歪门邪道”。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说:“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通向自我认知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男人,如果能够坦然面对以下两件事,毫无疑问会有很大的出息。
一、面对自己的不足
男性在社会当中具备很多社会角色,同样这一性别也被赋予了很多社会属性甚至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
在大部分文化当中,男性的背后都代表着阳刚、坚强、力量等意义,这也要求男性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满足相应的文化定义。
比如在大部分家庭中,男性都要肩负获取经济收入和处理大型活动的职责。
这也导致很多男性会潜移默化的拥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
从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属于一种社会属性对生物性中竞争基因的延续。
也正是因此,很多时候一些人难以接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在某方面有明显短板”尤其是“有明显缺陷”的情况;
这些人不但会因为这些情况而感到面上无光,甚至会感到精神紧张和羞赧,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去逃避、无视。这其实大可不必。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普遍意义。
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尤其是肩负一些责任的男性,一定要学会正视和接纳自己的不足。
从自我接纳理论(Self-Acceptance Theory)视角来看,能接纳自己;
不会为自己缺陷所困扰或感到内疚与不安的人,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一般也能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从容地生活。
再以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看来,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就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基础。
二、面对自己的失败
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奠基者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曾说: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失败,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上文提到的保罗和文班亚马之所以投机取巧,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愿接受自己的失败。
人生其实会面对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挑战,保持竞争心态确实是正确的态度,但“想赢怕输”和“输不起”的心态是大可不必拥有的。
相反,能够正视自己在一些小事上的失败,恰恰是一件好事。
马努·卡普尔(Manu Kapur)在2008年提出了有效失败理论(Productive Failure);
他认为,在人成长和不断追求提升的过程中,经历有价值的失败恰恰可以更加激发出个体内心的学习和进步动力;
这种积极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个体克服失败带来的羞耻感和挫败感,同时帮助个体磨练心性和韧性,为之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爱因斯坦那句注明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言。
一时的失败甚至是努力已久仍然无法成功并不足以击败一个人,因为当你能够在面对自己的失败时能够做到泰然自若、沉稳低调;
并且迅速分析原因、卷土重来,那么也可以复制越王勾践的传奇经历。
人生艰难,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挫折。拥有坚定的精神力量,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暂时的失败,成功就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