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提升幸福感的一切
拍于威尼斯
前段时间,好友来北京,聊到当下经济和就业形势,我引用了吉井忍在《格外的活法》里的话:「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
我觉得自己已经算乐观了,没想到她比我更甚。
她说:「老路或许变窄了,但也有很多新路出来」。
她举了deepseek、《哪吒2》的例子,说明即便很多人觉得当下市场低迷,但依然有产品能拿到惊艳反馈。
我想到了《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Thomas Friedman讲过的一句话,「悲观主义者通常正确,乐观主义者总是错误,但所有伟大的变化都是由乐观主义者实现的。」(Pessimists are usually right and optimists are usually wrong but all the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optimists.)
我一方面觉得,选择乐观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也知道悲观视角在很多时候也会帮到我,比如促使我未雨绸缪,避免我因为期望过高,而在美梦成空后心碎。
那究竟何时该乐观,何时该悲观呢?
凡事都爱从书里找答案的我,这次也去查书了。
还真让我发现一本谈到这一问题的书。
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写的Learned optimism,中文版叫《学习乐观》。
在豆瓣能查到同一译者不同年代出的两个版本,我读的是2002年版
书中指出,乐观有诸多好处。
比如,乐观者在事业、学业、运动上,都表现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更长寿。
但悲观也有个优点:「它使你不会跟真实脱节」。
那如何灵活运用悲观和乐观这两种心态呢?
书中给了一个基本原则:「先问在某一个特定情况下,失败的代价是什么。」
「假如失败的代价很高,那么就不应该用乐观」。
书中对此举了是否要酒驾,是否因感情受挫而要搞婚外恋的例子,认为此时「都不应该用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失败的代价很低,你就应该用乐观。」
此处书中举例有:年轻人学习新运动;既有工作不顺,是否找新工作;推销员是否要再打一个电话等。
在这些场景里,失败的代价都不高,无非是花点时间、受点挫折。书中还说当你需要克服挫折、提升士气,乐观的态度有助于你更快反弹、保持动力。
如果你想激励或领导他人,乐观也是种强效工具。
但当别人身处困境时,书中则建议,不要一上来就乐观,要等到对方已经信赖你,感受到你的同理心之后,再从乐观角度鼓励对方,才可能有用。
总之,乐观和悲观视角是各有用处的工具。
学习乐观可以让人在受挫时,自我鼓励,自我托举;
必要的悲观则让人看见真实,规避危险。
说回开头和我聊天的那个好友,我看她在事业上开疆拓土,会觉得「就该她成功哈哈哈」。
因为她很愿意去做那些「做成了会有高回报、做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不少人觉得大概做不成,于是懒得去做」的事。
而她的这种乐观,也感染了我。我知道自己性格里有不少悲观底色,但我现在遇到事情,有时会想,如果是她,会怎么做。
我这个公号的头像是哆啦A梦,也与她有关。这点她大概都不知道。
和她初相识的那几年,我觉得她像哆啦A梦,总会在朋友需要时,伸出援手。而我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加上我也喜欢哆啦A梦,就选了蓝胖子做公号头像。
后来有一天,她说,我像哆啦A梦。我超开心。
我原来看《浪漫的体质》,喜欢里面一句台词,是男主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女主时说的,「她总是让我笑,把我变得更善良」。
她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总是让我笑,把我变得更善良。我庆幸年少时就认识了她,并成为朋友。她的宽厚中正,消解了很多我身上的戾气。
细想起来,和她的友谊,就构成了我对生活乐观的原因之一。
那最后,就祝你遇到更多让你对未来更乐观的人;也祝你的存在本身,让周围人对世界对人性更乐观。
合作 请联系微信:wuweiq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