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来重庆旅个游,怎么还赠送“生化危机”体验呀!近日,一游客在重庆一家民宿入住,发现一张“带血的HIV试纸”引发广泛热议。



尤其是,当游客准备退房给差评的时候,强硬的态度,让人不仅感叹是否是遇到了“土匪”,事后商家更是万般推辞,让保洁阿姨来“背锅”



那么事情的缘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惊魂一夜

2月8日,一位游客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入住重庆某民宿后,发现房间桌上竟有一张使用过的HIV试纸,血迹干涸到“包浆”,试纸上的暗红色痕迹,像是某种无声的警告,瞬间让游客“汗毛倒竖”。



毕竟HIV的危害,在世界都是有威名的,它可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不注意身体很快就会被它侵蚀殆尽,一旦达到晚期,会引发一系列的感染病,甚至还会得恶性肿瘤,最后导致身亡。

HIV的传播途径也十分广泛,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等,据说唾液都可能感染人,并且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有效治疗它的药物,只有阻断药,可也仅仅只是确认自己感染后的几天内,一点这个时间没有去医院打阻断药,那么就会被感染上。



而在酒店发现这个带血的HIV试纸,可能是会让人产生恐慌的,毕竟谁也不想感染上,但是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个HIV试纸呈现阴性,并且血迹基本干枯,感染不上HIV。

但是很多人不懂,只是看到HIV试纸其“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足以让人崩溃,一想到自己睡在可能有病毒的房间里,整个人都不好了,放在谁身上也不会舒服。



所以,在发现之后,游客也是第一时间报警,在警方调查一番后,试纸系前一任房客遗留,而清洁人员因疏忽未清理干净。

商家回应

事件曝光后,民宿老板迅速采取“危机公关三板斧”道歉、开除员工、经济补偿,老板承认清洁人员未按流程打扫,导致试纸遗留,并称已开除涉事保洁阿姨,同时全额退款并额外赔偿游客,然而,这番操作却引发更大争议。



HIV试纸属于医疗废弃物,随意丢弃涉嫌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民宿方不仅需承担卫生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更有声音嘲讽:“保洁阿姨成了‘背锅侠’,老板倒是摘得干净!”

并且,在事件初期民宿方态度强硬,爆料,老板一度拒绝承认问题,甚至游客要点提前离店时,他还一再阻拦,就是为了屏蔽差评,直到舆论发酵才被迫道歉。



这种“先硬后软”的应对方式,也是非常经典的商战模板,死不认账→舆论炸锅→痛哭流涕→开除临时工。

最后当记者前去询问的时候,老板也是表示已经解决完了,和游客达成了共识,和平处理,估计也是付出了不少代价。



民宿卫生为何屡成“雷区”

其实这起事件已经不是个例了,近年来,民宿出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每次都是非常让人气愤,“床单不换”、“摄像头偷拍”、“垃圾未清”等问题,让很多人对民宿开始望而却步,这次HIV试纸风波,更是将卫生安全问题推向极端。

许多民宿依赖个体保洁,缺乏专业培训和监督,导致“肉眼干净即为合格”,而因为民宿大多由个人经营,卫生检查往往依赖商家自律,监管部门难以全覆盖,也是他们这么肆无忌惮的理由。



而有些黑心商家,则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清洁频次、使用廉价耗材,让民宿变成了“表面光鲜,内藏污垢”样子,做法十分丧良心。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许多消费者因“举证难”、“怕麻烦”选择息事宁人,可要知道民宿作为服务提供者,有义务确保环境安全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可以为每个消费者撑腰的。



如果行业乱象无人敢于反抗的话,那么最终会由所有消费者买单,这样就导致会有更多了人受到伤害,这一次是HIV试纸,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结语

风波过后,涉事民宿虽恢复营业,但预订量骤减,民宿本应是“家”的延伸,承载着人们对旅行生活的美好想象,尤其是近年来短视频爆火,让民宿的生意超过了部分酒店,可“网红滤镜”并不是不作为的理由,只有“安全”才是生意之根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