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过年前,我妈到我家住了两天,晚上陪她出去散步时,我们娘俩边走边聊。
我照例开启倾听者模式,我妈开启吐槽模式,老家村里发生的事儿,她工作地发生的事儿,我弟家的事儿,一一道来。
我正漫不经心地走着,听到我妈说,要是当初我知道你怀了三胎,肯定不会让你打掉的,多个孩子,多点儿露水,总归是好的。
年轻的时候想轻松,到年纪大了,你就会知道,孩子多,家里有多热闹。我是那时候计划生育不准生,要是赶上你们这个好时代,一定多生几个。
你老说经济负担重,养不起,孩子生出来了,我和你公公婆婆再怎么样,也会帮忙搭把手的,哪有养不活的道理?
话题突然转到我身上,我反应了一下,才知道我妈在说什么。
她说话的语气里,有惋惜,有忿忿不平。我听完,没吭声,都过去的事情了,再提起,也没多大意义,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2020年11月,我意外怀孕了,第三胎。
偶尔,我脑子里会闪过生三胎的念头,但完全没有生三胎的想法和计划,仅仅就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再无其它。
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把我和我老公打了个措手不及。
02
当时的情况是,我老公一个人上班,我是全职妈妈,经济上,还欠了一屁股债。鉴于第二个孩子,我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到了第三个,估计也请不动她。
我妈这边呢,她一心想着上班挣钱,偶尔搭把手是可以的,让她全力带孩子,她不乐意,也不会愿意。
在她的观念里,外孙是外人,带大了也是别人家的人,跟她无关。要全职带孙子,也是带自家儿子的孩子,不可能带女儿的孩子。
经济上,双方父母不会有太多的支援,顶多是给孩子们买些吃的,穿的,给些压岁钱。再想要更多的,没有了。
综合考虑了很久,那个孩子我们没要。
既然没打算要,怀孕的事儿自然不会跟太多的人提及。双方父母都没说,我只跟我弟和弟媳妇说了,我妈是事后从我弟那儿知道的。
都四五年过去了,她还对此耿耿于怀,可见,她是多么渴望我多生几个孩子。
从她的角度而言,多生孩子是有益处的,最起码,家里有个什么事儿,能有人帮衬着。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大人之间勾心斗角的事,也知道一些。
有时候,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也许你什么都没错,但人家就是看你不爽,故意挑你毛病,你也拿人家没办法。
因为你家人少,人家人多啊。
03
我爸是60后,兄弟姐妹5个,只有他一个是儿子,我爷爷奶奶有点儿重男轻女,宝贝得不得了。
听我的姑姑们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肯定优先我爸吃。家里的农活,我爷爷奶奶能干的,基本不会让我爸干。
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在上初中时,差点儿没命了,被人打的。万幸的是,被村里同龄的小伙伴发现了,才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打人的人,是我爷爷的亲侄子,我爸的亲堂哥。那一家,兄弟5个,而我爸,只有一个,双手难敌四拳。
还有一次,我爷爷的亲侄子拿着刀(还是那一家的兄弟),跑到我爷爷家,叫嚣着,要砍我爸。
我爷爷奶奶吓坏了,关上门不敢出来,最后是让村里比较有威望的长辈出面调解,才解决了此事。
这两次是攸关我爸性命的大事,其它日常里的小摩擦,肯定不会少,人多势众嘛。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堆积到一起,我爷爷奶奶肯定想翻身,不想一直被压制。我爸妈结婚后,他们强烈建议我爸妈多生孩子,越多越好。
这不,赶上了计划生育,想多生,也生不了。
04
老大是女儿,隔了近两年生了个儿子,被认定违反了生育政策,不得不接受罚款。
他们有心想要多生几个,也不得不封肚,不生了。儿女都有,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我爸算是棵独苗,没什么兄弟助力,显得势单力薄。村里跟他同龄的小伙伴都有兄弟,两到三个是标配,四个五个的也有。
他的堂兄弟倒是有,而且数量还不少,却是欺负他,欺负得最狠的。
我妈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在村里人缘非常好,老少都喜欢跟她玩,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我爸的势单力薄。让她憋屈的事情肯定有,忍忍就过去了。
在那个当下,我不确定我爸妈心里会不会有期待?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我爷爷奶奶去世后,我爸妈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好在,我弟如我爸妈所愿,考上大学,走出了那个小村子,他们甚是欣慰。自己的儿子,不用再重复走他们的老路了。
没有兄弟的另一个不便之处是,如果自己不动手,就没人能搭把手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爸妈都出来打工后,如果回老家,第一顿饭基本上都是在县城吃了再回家,或是回家泡面吃。
因为家里没住人,很脏,要先搞完卫生,才能做饭。本来坐车回家就很累了,好不容易到家,还要东搞搞,西搞搞,连口热饭都没得吃,心更累了。
如果有个兄弟在家,回去了就有饭吃,哪怕是倒点儿热水泡面,也是好的。
05
邻居可能会他们邀请过去吃饭,但会感觉欠了人家人情,还要想办法还回去。
兄弟之间,就没那么多讲究。
因此,在我妈心里,一直坚定地认为,孩子越多越好。
她常说,我不是生活在你们这个时代,要是生活在你们这个时代,我一定生五个、六个。一个是养,一群也是养。
我理解她的经历和想法,但不会照做。
《哪吒2》的结尾,敖光对敖丙说,父王只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今后,忠于你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这段对话让我豁然开朗,被催生的压力顿时烟消云散。
现在的时代与过去已完全不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妈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
她可以催生,但我不一定要照做。
我可以生三胎,但一定是因为我想生,而不是因为我妈的催生,或是遵从她的意见,满足她的想法和诉求。
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按需生娃,既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