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可是他们在战败后,却死活不承认,如今又有一组照片成为了新的证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切都跟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有关,他带着600多张照片来到了中国,这些照片都是他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在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拍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文字、时间初步判定,这些照片都是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马库斯计划把照片交给中国,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进入纪念馆前三人合影留念
然而,如果这些照片证明是真的,那么也让日本右翼想要否认历史,不承认罪行的想法烟消云散。
618张照片
早有美国小伙埃文·凯尔无偿捐献一本二战相册,里面包含了一些侵华日军暴行的照片,后有法国小伙马库斯,携带着600多张侵华照片抵达中国,希望捐献。
埃文·凯尔捐献一本二战相册
这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2月20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接收这批照片,馆方表示,此前已通过电子版初步判定部分影像摄于淞沪会战时期,但实物鉴定需由国家文物局专家进一步完成。
技术团队将分析相纸材质、显影工艺及笔迹年代,以确认其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照片因保存环境恶劣而褪色、破损,甚至黏连,馆方计划采用高清扫描与AI修复技术,最大限度还原细节。
日本侵华证据照片
根据马库斯回忆,这些照片是2021年在法国图卢兹的家中整理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的车库时,偶然发现了一本被防水袋包裹的相册。
相册内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繁华的街景,亦有触目惊心的战争暴行,照片背面,外祖父用颤抖的笔迹标注着时间、地点与事件,甚至某些照片上残留着暗褐色的血迹。
马库斯参观上海
马库斯介绍,他的外祖父罗杰·劳伦斯1914年出生于法国图卢兹,在1935年秋天移居到了上海,之后在法租界担任种植园主管,他精通中文,与中国友人情谊深厚,本计划在此定居,然而,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上海沦为人间地狱。
罗杰目睹了日军对平民的屠杀、对城市的轰炸,甚至亲历了家庭悲剧,他的两个孩子因日军的暴行夭折。
马库斯的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
这段历史成为家族的禁忌,晚年的罗杰闭口不谈往事,直至1993年去世,相册被遗忘在车库的角落,要不是马库斯在整理车库时发现,这些照片可能永远见不到阳光。
然而,由于照片里的画面过于血腥,导致马库斯失眠数月,甚至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也有中国网友的支持,这才让他继续的坚持下去。
马库斯和好友参观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2025年2月,马库斯与两位好友携带600多张照片飞抵中国,此行目的明确:捐赠照片,重走外祖父的拍摄路线,完成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实验”。
当他们来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马库斯驻足于还原1937年战斗场景的西墙前,墙面上的420余个弹孔与8个炮孔,与他外祖父拍摄的废墟照片形成强烈呼应。
三人在留言簿上用中文写字
马库斯掏出照片逐一比对,发现一张日军轰炸闸北的影像与馆内展陈高度吻合,参观结束时,三人在留言簿上用中文写下:“我们会告诉全世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南京路的永安百货、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龙华寺的残垣断壁——马库斯手持老照片,在今日的上海街头寻找历史痕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他站在外祖父拍摄的同一角度按下快门时,时空仿佛折叠:战火纷飞的街道已变为繁华商圈,但砖石缝隙中仍藏着未散的硝烟记忆。
捐赠仅是起点,马库斯团队已着手建立网站“中国的回声”,计划以多语言呈现照片背后的故事,并链接当代中国的文化景观。他们还将在欧洲大学、博物馆举办巡回展览,并出版书籍,试图打破西方社会对这段历史的集体遗忘。
马库斯展示照片
马库斯坦言,在法国采访60余名年轻人时,无一人知晓日军侵华暴行,这种无知令他痛心,也坚定了他的使命:“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故事的讲述者,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者”。
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到真实看到照片的心情,根据当天参与拍摄的摄像师说,当马库斯带来的照片向部分媒体进行展示时,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看,给人只有“震撼”的感觉。
马库斯展示照片
即便是这样,有一些“没良心”的人还攻击马库斯,将他们与埃文凯尔进行对比,批评团队“炒作”。
对此,马库斯表示:“我们并不是想成为英雄,也不要任何报酬,只是为了正义。”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些照片,其实就是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
马库斯
马库斯的朋友松松表示,的确有一些评论比较过分,这些事情都是马库斯家族亲身经历的,他付出的将会更多。
同时马库斯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家里的大力支持,马库斯的母亲知道他这样的行为会引来一些人的“报复”,所以她希望儿子“留在中国”,马库斯母亲也代表家族感谢所有支持马库斯的中国朋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马库斯愿意留在中国,相信大家一定会欢迎他,毕竟他能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把照片送到,肯定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