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Mall 观察
观察项目 | 深圳福田区商业
作者 | 福贵
图源 | 摄图网,已获授权
深圳消费最强的区:福田;(连续20年霸榜)
人口密度最高的区:福田;
甲级写字楼存量最多的区:福田;
单位面积商业密度最高的区:福田。
对比深圳各区,福田有太多第一。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深圳顶奢商场,一个在罗湖,一个在南山,没有福田;购物中心销售额排名前三的,也没有福田。
这一局面近几年才开始转变,福田区也有意识地在猛攻商业建设,推动区域商业升级。
福田COCO PARK历经调整,引入众多高化美妆;深业上城引入老佛爷百货,深圳唯一的市内免税店也落位于此;PAFC MALL找来华润做帮手,商场实现整体升级......
整个福田区的重点商业项目堪称“整容式”爆改,商业提档升级明显,与以往情形形成强烈对比。
据赢商大数据最新数据显示,福田CBD商圈2024年日均去重客流超过200万人次,客流密度位居深圳商圈第一;近三年引进超330家城市首店,首店总量居全市之首。
上周六,笔者前往福田,对六大重点商业场所进行现场调研,目睹福田商业发展最新情况,这些商场也展现了自身发展特色。
真的是看着深业上城一步步起来的,从开业之初的高开低走,深业上城的发展长期处在低谷期。早几年与项目相关人员交流时,对方表示项目在艰难求存。
偶有曝光,也是因为loft小镇成为网红拍照打卡地。
及至深业集团与老佛爷百货官宣合作,并于2023年老佛爷百货正式落地深业上城,市场再度将目光转向深业上城。
回顾过去一年,据独角Mall不完全统计,项目新开50家品牌,不乏全国/华南/深圳首店,品牌质量颇高。
品牌信息源自项目公众号,或有错漏,具体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准,下同
去年底深业上城THE STREET外街全面焕新,引入的品牌层次很高,不少门店空间设计成为打卡点。
这块曾经异常冷清的区域,继万象天地的里巷后,成了深圳又一条高量级食街。
不断向上的变化,也让深业上城业绩、客流双双上涨。官方数据显示,项目2024年销售额达60亿元,同比增长11.52%;客流破4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
如果看项目的发展,颇有一种福田举全区之力打造深业上城的感觉。近几年,一直传出福田区试图引进太古系、SKP系商业的消息,但这两大商业巨头暂时没有进入深圳市场的计划。
或许也是因此,各类优质资源向深业上城倾斜,就如深圳唯一的市内免税店落地深业上城。
而以深业上城本身的气质,以及目前发展势头,其与深圳另一潮流地标——万象天地,或许会有一场新的无声之战。
相较而言,卓悦中心OneAvenue去年至今没有太大动作,发展比较稳定。
就品牌更新层面,引进了多家高品质餐饮门店,同时对部分自带流量的餐饮门店进行焕新升级,进一步推动项目餐饮业态高质量发展。
零售方面的变化较弱,没有多少重磅品牌进驻。
从项目本身上来看,卓悦中心OneAvenue一直在对场内品牌进行优化,稳固高化美妆+高端腕表+首店的品牌阵容,保持项目高品质发展线路。
但从周边商业竞争来看,又显得有些相形见绌,往北有深业上城(同在10号线),往西有皇庭广场、领展中心城、福田COCO PARK、PAFC MALL(同在1号线),加之福田地理面积较小,地铁密度又高,到达各个项目都很方便。
卓悦中心OneAvenue若不支棱起来,保持更强的进攻性,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选择,即使有节日大道能为项目带来不少潮汐客流,一些实际消费者也有可能会被临近项目分流。
福田COCO PARK是一家网红属性非常强的商场,很多品牌都能够带动流量。
项目星空广场,一直人气十足。商场内部,经过品牌调整优化后,人气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如去年至今引进的零售品牌,更加契合年轻一代群体,而购物公园一带也是年轻人聚集地。
引进的餐饮品牌,也往往是网络上很火的品牌。
如去年开业的好利来,在市场上引起极大声量,吸引了众多人前去打卡围观。笔者多次前往现场,时常看到店内挤满消费者,有时店外还需排队。
不过,原本为提升竞争力而增加的二期,就现场观察来看,一、二期虽只有一街之隔,消费者仍然更愿意待在一期,与一期拥挤的人流对比,二期更显冷清,对客流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而且脸对脸开大的PAFC MALL,或许要给福田COCO PARK带来一定压力了,毕竟PAFC MALL的部分目标客群与福田COCO PARK有一定重合性。
相信平安对这个项目付出过很多努力,其也找过运营过大项目的商业人来负责PAFC MALL的改造。
但是平安擅长的是保险、金融投资,当项目团队与管理层间出现理念差异,并且短期内没有很好地效果呈现,管理层会毫不犹豫的更换负责人,之前所做努力也会白费。
平安与华润合作后,华润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大改造,可以说进行了一场大整容,前后对比非常强烈。
此前笔者也就该项目的改造效果询问过业内人士,得到的答案是“更好逛、更高级,没事经常去走走。”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华润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能力以及市场影响力,吸引众多高质量品牌进驻。
部分品牌还处在围挡中,放在一起能更直观感受品牌变化
但是,后续也需要消费者来验证效果,看消费者是否会为项目的改变买单。
就笔者年前年后在项目现场的观察来看,目前客流并不多,只有零零散散的人在场内走动,但是进场的客群,大多是着装打扮比较新潮的年轻人,这是可喜的变化。
另一大算是可喜的事情是,此前独角Mall对该商场进行报道,有粉丝留言表示饭点时间,电梯特别难等,这意味着尽管导流系统有缺陷,商场的餐饮品牌仍然对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经过时间培育,PAFC MALL或许能带来更多惊喜。
将皇庭广场、领展中心城放在一起,除了两家商场紧挨着,还因两家商场发展具有相似点,即以餐饮业态为发展重心。
皇庭广场,去年更新的52家品牌中,37家是餐饮品牌,占比高达71.2%。
领展中心城,去年更新的49家品牌中,30家是餐饮品牌,占比达61.2%。
美团平台数据,皇庭广场拥有302家品牌,餐饮148家,占比49%;领展中心城261家品牌,餐饮118家,占比45.2%。
按照正常业态配比,餐饮业态一般在30%左右,而皇庭广场和领展中心城的餐饮业态比重远远超出。
两家商场的变化,很容易让消费者给其加个标签——食堂。
领展中心城
这一变化,或许与港客北上消费相关,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日用品等领域。
从移动轨迹来看,早期港人对深圳熟悉度不够,开始比较集中在罗湖国贸、东门,福田中心区一带,后遍布深圳全境,乃至国内其它城市。
皇庭广场
同时,笔者最近与港人交流时了解到,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一些收入较高或者有孩家庭来深圳的频率已经不高了,就我身边认识的人,现在还经常来深圳的,是那些习惯挣多少花多少的人群,他们有些人收入并不高,或者有些是新组成的家庭,对深圳还抱有一定好奇心。
虽然这只是较狭隘的观察,但也能说明一部分港人群体的消费偏向在发生变化。
港人在不断分流,寻找让自己舒适的目的地,而受港客推动影响较大的商业场所,后续可能会出现客流下滑的情况。
重仓餐饮业态的皇庭广场和领展中心城,在饭点时间对大众的吸引力十足,非饭点时间呢?这种不算平衡的业态配比,能够让项目健康发展吗?
今日话题 | TOPIC
福田商业,你更看好哪一家?欢迎留言分享~
独角Mall经典栏目——Mall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独角Mall经典栏目——品牌Sight:
| | | | | | | | | | | | | ......
独角Mall经典栏目——独角Voice: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