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生活中,我们往往遇到很多误会,因误会的产生,影响交往,影响感情,影响生活,重要的是影响身心健康。但很多的误会,是单方或者是双方理解有误,更多的是沟通不畅所造成。可笑的是我们有的连生气的对象,根本都不知道你生气,请问你生气给谁看,生气的目的是什么?
张师傅和李师傅一起共事多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有一天张师傅给李师傅打电话说:“下班我们一起喝一杯,顺便散散心”。
李师傅:“我没有闲心跟你去喝酒,要喝你自己去喝”。李师傅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今天是怎么了?说话这么冲。肯定是父亲刚去世,心想不好。一周后,同事儿子结婚,张师傅约李师傅一起去送礼。李师傅又给张师傅甩脸子,张师傅被整懵了。我好心好意约你一起有错吗?平时你也不是这个态度。
张师傅觉得李师傅不对劲,仔细琢磨,慢慢回忆,没有得罪他呀。前段时间李师傅父亲去世,我忙前忙后。张师傅找到吴师傅聊起此事,想请吴师傅打听一下,李师傅是否有什么想法,吴师傅和李师傅也是好朋友,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喝酒聊天,觉得一切正常。张师傅听吴师傅这么说,更加证实自己的揣摩是对的。
吴师傅跟张师傅说:此事不急,从侧面打听一下,应该是没什么误会。即使是有误会,怎么可能讲出来呢?
张师傅说:肯定有事,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态度大转变。 不弄清楚,我心里也憋得慌。
张师傅越想越觉得不对,他突然想到前段时间李师傅父亲过世,请人代礼的事。李师傅父亲过世,张师傅第一个知道消息,马上请假到李师傅老家,一是安慰老朋友,二是帮帮忙。第三天下午他接到弟弟电话,父亲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他告诉李师傅需马上回去看看,如果没什么大碍,我晚上还要来。回到家后,看到父亲伤势较重,根本无法离开。可是礼还没有上。明天他父亲就要安葬,上礼只能在安葬前, 否则犯忌讳。也有的地方是封棺后就不能上礼,也有的是晚十二点后就不能上礼。
张师傅马上给另一位齐师傅打电话,并转发了礼金,请把礼一定送上。齐师傅答应得十分痛快,张师傅这才放下心来。
想到这里,张师傅马上给齐师傅打电话,问礼带到了吗?齐师傅仔细回忆,是有这回事,当时你打电话时,我正在跟朋友一起玩牌,把这个事忘得一干二净,对不起是我的错。张师傅又一五一十讲述,为什么打电话咨询此事,生怕齐师傅产生误会。
齐师傅问张师傅有什么办法弥补吗?张师傅说,这个礼是不能上了,只有另想办法。
齐师傅说:此事怪我,责任也在我,我找机会给李师傅讲清楚。
张师傅:也只能这样了。这也怪我自己,礼钱早准备好了,这几天都在这里,认为早晚都行,忙着忙着,就忘记了此事。
几天后,李师傅主动给张师傅打电话,说要小聚一下。两人见面后,李师傅主动给张师傅讲,自父亲走后,精神一下子就垮了,干什么都没心情,那几天你忙前忙后辛苦你了。
张师傅知道,齐师傅肯定找了李师傅,消除了误会。我理解李师傅心情,父亲离开打击太大。平时又是好朋友,也应该送礼,但账上没有记录,也觉得奇怪。也怪不得李师傅有想法和猜测,这并不是礼金多少的问题,而是朋友之间情意的表达。
他们的误会解除了,但又有很多误会能消除呢?有的误会伴随终生也没有解决。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真误会,有的是假误会。只要我们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人想得那么糟糕,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然,由于认识不同,站的角度不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处理方式各异。遇事一定要多角度全方位。否则容易产生误会,误会难免生气,生气必然伤身体。古人云:“人贵真,文贵曲”,只要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也就没有那么多误会。
2025.2.20十堰
☆ 本文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