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然违反二战公约,试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其攻击辐射范围可覆盖我国上海,也就是说,日本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领域的推进速度远超外界预期,据说,日本计划在2026年服役部署,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日本正在不断扩张军力
2月7日,日本防卫省首次对外正式发布了关于“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的最新研发情况以及试射照片。从照片来看,这款导弹与传统的防御性导弹完全不同,无论如何都不像自卫武器。实际上,这款高速滑空弹日本已经研制多年,近年来随着日本防卫战略调整,以及对防区外打击需求的提升,该国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的研制步伐正在加快。据悉,自2024年3月以来,日本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6次试射。
从日本公开的数据来看,这一款导弹,早期射程大约在900公里,采用的是单级固体火箭助推器,具备基本的载入控制能力,属于中短程弹道导弹范畴。但随后进行了技术提升,推出的升级款,打击范围和突防能力上得到了极大提高,据说采用的是乘波体式滑翔弹头,用两级固体火箭助推,射程能够达到2000公里到3000公里。也就是说,只是将最初版导弹部署在冲绳,其战略打击范围便能覆盖我国上海,升级款更是将覆盖我国大半个东南沿海甚至是中部内陆地区。
据推测,这款导弹基础型已经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未来升级版很有可能具备反舰能力,据说,这款导弹日本准备在2026年进行服役,一旦成功部署,日本将形成自二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地区威慑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二战日本战败后所签订的协议,该国不允许研制大规模攻击性武器,虽然日本仍声称这款导弹属于“岛屿防御”范畴,但从性能上来看,显然日本已经违背了二战相关协定。按理说,日本研制巡航导弹多年,应该遭受国际质问和谴责,但这么多年国际社会对此却一直视而不见,显然日本的这一行为是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否则连续6次试射,也不会都发生在美国境内。日本也压根不可能在二战后,触碰到关于高超音速导弹的门槛。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美国正在试图通过加强在日本的军事部署,支持培养日本的军事能力,提升自身在亚太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但日本一旦具备研制更先进武器的能力,极有可能再次对亚洲各地区形成战略威胁。
日本研发出巡航导弹,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吗?
虽然日本的这款“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射程能够覆盖上海,但对我国来说,还构不成太大威胁。毕竟我国拥有拦截巡航导弹的绝对实力。比如去年在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的红旗-19防空系统,堪称天空之盾,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能够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并且能够对8000公里以上的战略导弹末端进行拦截,同时还能对3000公里到5000公里的中程导弹中段飞行进行有效拦截,其强大的突防能力和广阔的作战保护范围在世界上属于顶尖水平,远超美国的萨德、标准-6等先进系统。以红旗-19的能力,拦截日本的这款“滑空弹”不成问题。
更何况,不止红旗-19,在红旗-9系列、红旗-16系列、红旗-22等多款现役中远程防空系统以及大量近程防空导弹和肩扛式单兵防空导弹严密部署下,我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庞大最完整的防空体系,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应对各种空中威胁。
不止是防空能力,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比如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达到14000公里,可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具备令美国都不寒而栗的强大突防能力和高精度制导系统,更何况,我国在相关领域仍在不断创新升级。这已经是日本无论如何提高跟进速度,也达不到的高度。
再者,日本看似在高速滑空弹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本质上仍缺乏完整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体系,且在美国的掌控下,自主性严重受限,要想研制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仍面临不小的困难。但基于历史遗留、地缘关系,以及日本的军事动态表现,对于亚太各国来说,仍需要时刻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