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而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中,共132家重点实验室认定获批,其中北京工业大学正式获批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不仅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北工大科研实力的体现。



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实力成效十分显著。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仅在过去的 2024 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20 项,资助金额超过 1.5 亿元。在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学校师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学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表现十分出彩。

而如此亮眼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学科建作为根基。据悉,该校现有 8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 5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前 1%,工程学更是进入 ESI 全球前 1‰。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有 25 个学科上榜,其中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等 12 个学科获评 B + 及以上等级,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科研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同开头所说,强大的科研平台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北工大西安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7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50 余个。这些平台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形式,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与应用价值,其强劲的科研实力显露无遗。



科研合作与交流是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北京工业大学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在国内,学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组建联合科研团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例如,在某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这些科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拓宽了学校科研人员的视野,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实现了1+1>2的效果。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桥头堡,肩负重任。纵观全文,可知北京工业大学不仅科研实力强,辐射范围更广,科研成绩更是十分亮眼。对于对于有志于投身科研事业的考生们而言,该校正是最优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