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容容

2月18日,雨湖交警大队六中队民警来到姜畲镇青亭村,开展入户宣传、安全提醒工作,与村“两委”共商交通管理措施。经该中队民警深入挖掘和强力推荐,次日,一篇有关青亭村将交通安全融入村规民约、推动文明出行落地生根的报道登上人民交通网,广为传播。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发组织、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2022年3月以来,青亭村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5G”智慧平台赋能千分制积分管理,为村民自主参与志愿服务、申领积分、兑换物品等提供便利,全面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积极性。


村民兑换积分。 (资料图)

该村积分制管理以正向激励为主,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基础分分值均为1000分,按照“政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确定积分项目,内容主要包含引导民风民俗、调解群众纠纷、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共秩序、规范日常行为等5个方面,采取“党建引领+网格化+积分制”的方式,让村民言行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学。

“青少年违规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的,减20分/次。”“违反交通规则,不戴头盔、违规改装电动车、摩托车的减10分/次,违规载人的减30分/次。”记者翻阅有关资料看到,这两条交规内容写进了青亭村村规民约第31、32条。村干部柴娇娇告诉我们:“近年来,村里的道路交通逐步完善,村民出行基本以车代步。交规写进村规民约后,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村民们不再把遵守交通规则当作一种负担,而是积极主动践行,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除交通规则外,青亭村将春耕生产、人居环境评比、落实补贴补偿政策、村集体经济分红、就业推荐、信用贷款等方方面面工作纳入千分制积分管理,每月准备1万元物资用于积分兑换。走进青亭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左侧便是5G智慧乡村数字平台控制系统,右侧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满洗衣粉、牙膏、清洁剂等日常生活用品。村干部在电脑端轻点鼠标,全村840多户村民积分情况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村民无论身处何地,参加完志愿服务后,都可拍照上传到手机端,自主申领相应积分,或选择心仪的商品进行兑换。

兑换物品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青亭村党总支书记卢建强介绍:“第一年我们开支10万元,积分事项拓展后,最高投入约40万元。这笔开支不仅没有增加村集体负担,相反因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后,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经费降低,有效减轻了村级财政负担,乡风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